板块构造学说对于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是怎样解释的?
板块构造学说是 1968 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的 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它是海底扩张说的具体引伸。
板块构造,又叫全球大地构造。所谓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 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也就是说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 新全球构造理论认为,不论大陆壳或大洋壳都曾发生并还在继续发生大规模 水平运动。但这种水平运动并不象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发生在硅铝层和硅 镁层之间,而是岩石圈板块整个地幔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移动着,大陆只 是传送带上的“乘客”。 勒皮雄在 1968 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板。其中除太平洋板块 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此外,在板块中还 可以分出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如把美洲大板块分为南、北美洲两个板块, 菲律宾、阿拉伯半岛、土耳其等也可作为独立的小板块。板块之间的边界是 大洋中脊或海岭、深海沟、转换断层和地缝合线。这里提到的海岭,一般指 大洋底的山岭。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中间有地震活动性海岭,另名为中脊,由 两条平行脊峰和中间峡谷构成。太平洋也有地震性的海岭,但不在大洋中间, 而偏在东边,它不甚崎岖,没有被中间峡谷分开的两排脊峰,一般叫它为太 平洋中隆。海岭实际上是海底分裂产生新地壳的地带。转换断层,是大洋中 脊被许多横断层切成小段,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平移断层,而是一面向两侧分 裂,一面发生水平错动,是属于另一种性质的断层,威尔逊称之为转换断层。 两大板块相撞,接触地带挤压变形,构成褶皱山脉,使原来分离的两块大陆 缝合起来,叫地缝合线。
一般说来,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板 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这里火山、地震活动以及断裂、 挤压褶皱、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频繁发生。 是什么力量驱使板块进行运动呢? 按照赫斯的海底扩张说来解释,认为大洋中脊是地幔对流上升的地方, 地幔物质不断从这里涌出,冷却固结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涌出的热流又把 先前形成的大洋壳向外推移,自中脊向两旁每年以 0.5~5 厘米的速度扩展, 不断为大洋壳增添新的条带。因此,洋底岩石的年龄是离中脊愈远而愈古老。 当移动的大洋壳遇到大陆壳时,就俯冲钻入地幔之中,在俯冲地带,由于拖 曳作用形成深海沟。大洋壳被挤压弯曲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发生一次断裂,产 生一次地震,最后大洋壳被挤到 700 公里以下,为处于高温溶融状态的地幔 物质所吸收同化。向上仰冲的大陆壳边缘,被挤压隆起成岛弧或山脉,它们 一般与海沟伴生。现在太平洋周围分布的岛屿、海沟、大陆边缘山脉和火山、 地震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海洋地壳是由大洋中脊处诞生,到海沟岛弧带 消失,这样不断更新,大约 2~3 亿年就全部更新一次。因此,海底岩石都很 年轻,一般不超过二亿年,平均厚约 5~6 公里,主要由玄武岩一类物质组成。 而大陆壳已发现有 37 亿年以前的岩石,平均厚约 35 公里,最厚可达 70 公里 以上。除沉积岩外,主要由花岗岩类物质组成。地幔物质的对流上升也在大 陆深处进行着,在上升流涌出的地方,大陆壳将发生破裂。如长达 6,000 多公里的东非大裂谷,就是地幔物质对流促使非洲大陆开始张裂的表现。 根据板块学说,大洋也有生有灭,它可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可以 从大到小,从小到无。大洋的发展可分为胚胎期(如东非大裂谷)、幼年期 (如红海和亚丁湾)、成年期(如目前的大西洋)、衰退期(如太平洋)与 终了期(如地中海)。大洋的发展与大陆的分合是相辅相成的。在前寒武纪 时,地球上存在一块泛大陆。以后经过分合过程,到中生代早期,泛大陆再 次分裂为南北两大古陆,北为劳亚古陆,南为冈瓦那古陆。到三迭纪末,这 两个古陆进一步分离、漂移,相距越来越远,其间由最初一个狭窄的海峡, 逐渐发展成现代的印度洋、大西洋等巨大的海洋。到新生代,由于印度已北 漂到亚欧大陆的南缘,两者发生碰撞,青藏高原隆起,造成宏大的喜马拉雅 山系,古地中海东部完全消失;非洲继续向北推进,古地中海西部逐渐缩小 到现在的规模;欧洲南部被挤压成阿尔卑斯山系,南、北美洲在向西漂移过 程中,它们的前缘受到太平洋地壳的挤压,隆起为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 同时两个美洲在巴拿马地峡处复又相接;澳大利亚大陆脱离南极洲,向东北 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于是海陆的基本轮廓发展成现在的规模。
板块构造,又叫全球大地构造。所谓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 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也就是说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 新全球构造理论认为,不论大陆壳或大洋壳都曾发生并还在继续发生大规模 水平运动。但这种水平运动并不象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发生在硅铝层和硅 镁层之间,而是岩石圈板块整个地幔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移动着,大陆只 是传送带上的“乘客”。 勒皮雄在 1968 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板。其中除太平洋板块 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此外,在板块中还 可以分出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如把美洲大板块分为南、北美洲两个板块, 菲律宾、阿拉伯半岛、土耳其等也可作为独立的小板块。板块之间的边界是 大洋中脊或海岭、深海沟、转换断层和地缝合线。这里提到的海岭,一般指 大洋底的山岭。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中间有地震活动性海岭,另名为中脊,由 两条平行脊峰和中间峡谷构成。太平洋也有地震性的海岭,但不在大洋中间, 而偏在东边,它不甚崎岖,没有被中间峡谷分开的两排脊峰,一般叫它为太 平洋中隆。海岭实际上是海底分裂产生新地壳的地带。转换断层,是大洋中 脊被许多横断层切成小段,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平移断层,而是一面向两侧分 裂,一面发生水平错动,是属于另一种性质的断层,威尔逊称之为转换断层。 两大板块相撞,接触地带挤压变形,构成褶皱山脉,使原来分离的两块大陆 缝合起来,叫地缝合线。
一般说来,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板 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这里火山、地震活动以及断裂、 挤压褶皱、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频繁发生。 是什么力量驱使板块进行运动呢? 按照赫斯的海底扩张说来解释,认为大洋中脊是地幔对流上升的地方, 地幔物质不断从这里涌出,冷却固结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涌出的热流又把 先前形成的大洋壳向外推移,自中脊向两旁每年以 0.5~5 厘米的速度扩展, 不断为大洋壳增添新的条带。因此,洋底岩石的年龄是离中脊愈远而愈古老。 当移动的大洋壳遇到大陆壳时,就俯冲钻入地幔之中,在俯冲地带,由于拖 曳作用形成深海沟。大洋壳被挤压弯曲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发生一次断裂,产 生一次地震,最后大洋壳被挤到 700 公里以下,为处于高温溶融状态的地幔 物质所吸收同化。向上仰冲的大陆壳边缘,被挤压隆起成岛弧或山脉,它们 一般与海沟伴生。现在太平洋周围分布的岛屿、海沟、大陆边缘山脉和火山、 地震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海洋地壳是由大洋中脊处诞生,到海沟岛弧带 消失,这样不断更新,大约 2~3 亿年就全部更新一次。因此,海底岩石都很 年轻,一般不超过二亿年,平均厚约 5~6 公里,主要由玄武岩一类物质组成。 而大陆壳已发现有 37 亿年以前的岩石,平均厚约 35 公里,最厚可达 70 公里 以上。除沉积岩外,主要由花岗岩类物质组成。地幔物质的对流上升也在大 陆深处进行着,在上升流涌出的地方,大陆壳将发生破裂。如长达 6,000 多公里的东非大裂谷,就是地幔物质对流促使非洲大陆开始张裂的表现。 根据板块学说,大洋也有生有灭,它可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可以 从大到小,从小到无。大洋的发展可分为胚胎期(如东非大裂谷)、幼年期 (如红海和亚丁湾)、成年期(如目前的大西洋)、衰退期(如太平洋)与 终了期(如地中海)。大洋的发展与大陆的分合是相辅相成的。在前寒武纪 时,地球上存在一块泛大陆。以后经过分合过程,到中生代早期,泛大陆再 次分裂为南北两大古陆,北为劳亚古陆,南为冈瓦那古陆。到三迭纪末,这 两个古陆进一步分离、漂移,相距越来越远,其间由最初一个狭窄的海峡, 逐渐发展成现代的印度洋、大西洋等巨大的海洋。到新生代,由于印度已北 漂到亚欧大陆的南缘,两者发生碰撞,青藏高原隆起,造成宏大的喜马拉雅 山系,古地中海东部完全消失;非洲继续向北推进,古地中海西部逐渐缩小 到现在的规模;欧洲南部被挤压成阿尔卑斯山系,南、北美洲在向西漂移过 程中,它们的前缘受到太平洋地壳的挤压,隆起为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 同时两个美洲在巴拿马地峡处复又相接;澳大利亚大陆脱离南极洲,向东北 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于是海陆的基本轮廓发展成现在的规模。
本文标题:板块构造学说对于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是怎样解释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77/1487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77/14872.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77/1487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77/14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