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3.7径流向海汇集及其效应(6)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10-26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鉴于河口区是径流和潮流的消能地带,因此,河口区的河床演变以堆积作用为主。从大量的实测资料中也发现,水流中悬浮的泥沙与河床表土的颗粒组成无显著差异,这说明组成河口的物质多为悬移质泥沙,同时也表明,河口泥沙的运动形式以悬移为主。

  4.河口最大浑浊带 细沙为主的河口区,往往是“两头清,中间浑”,即具有一个含沙浓度经常明显地高于上游河水和下游海水的高含沙量区,该区称为河口最大浑浊带。例如,长江口涨潮时,河口区上下段的含沙量一般为1—4千克/立方米,而最大浑浊带含沙量可高达40.1千克/立方米。

  最大浑浊带的成因,除有足够的悬沙来源外,早期有的学者认为,主要是河口盐水楔前缘泥沙絮凝,及上下段絮散的结果。近来一些学者认为,絮凝与絮散有一定的作用,但更主要的是由于该区特殊的水动力条件造成的,即该区由净的非潮汐的重力环流形成和维持了高度浑浊的泥沙带。

  浑浊带的浓度主要取决于,河流与海水中悬沙的来量,其次为河口环流的强度,此外,沉降速度也起一定的作用。不同河流由于上述因素的差异,最大浑浊带的浓度也有很大差异;例如,圣劳伦斯河仅为10—40毫克/升;泰晤士河为300—800毫克/升,而德梅拉河可达1000—10000毫克/升。

  最大浑浊带的位置一般与盐度梯度区的上界相符,它亦因洪、枯径流及大小潮汛的变化而具有周期性的位移。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盐水楔随潮位移的距离可达十几公里,甚至二十公里以上,最大浑浊带除了有相应的进退外,突出表现为含沙浓度的消长变化,它在全潮周期中经历着二次成长、二次衰减的过程。当底层涨落潮流速逐渐增大,潮流冲刷河槽,使落淤的泥沙再浮起,最大浑浊带成长;至涨、落急后一小时许,其规模和量值达到峰值,当涨落潮流速不断减小时,部分悬沙逐渐沉降,涨落憩后,最大浑浊带明显衰减。长江口最大浑浊带的变化范围为25—46公里之间,表层含沙浓度不高,仅0.1—0.7千克/立方米,底层往往高达8—10千克/立方米,其核心部分近底层含沙浓度特高,可出现0.2—1.2米厚的浮泥层运动,其含沙浓度甚至可达17—400千克/立方米。

  试验研究表明,河口区最主要的沉积带是在最大浑浊带的向海侧。

  二、径流向海汇集效应

  (一)径流补给对近岸海区的冲淡效应

  地球上参与水循环的水量,相当于全球多年平均蒸发量,其中39.5%形成为河川径流,最终汇入海洋。各大洲的径流量见表3—21。其中亚洲径流占全球31%,南美洲占25%,北美洲占17%,非洲占10%。各大洋获得的径流量见表3-22,其中大西洋约获得陆地地表径流总量的52%,其次为太平洋,占27.2%。河流水量有季节变化及丰枯水年的年际变化,因而海洋获得的地表径流量也具有随丰枯水文年及随季节而变化的特性,见表3-23。

  地表大量淡水径流入汇海洋,起着冲淡海水的作用,即对陆缘海起着冲淡效应。以北太平洋为例,见表3-24,北太平洋各纬度盐度分布虽各有差异,但大体均在33—35‰范围内变动,而中国沿海,由于每年约1.9万亿立方米的淡水径流入汇,表层海水的盐度一般仅为24—31‰,而且亦随季节而变。从表3-25,可见我国沿海盐度远较同纬度太平洋大洋区盐度小得多,而且也具有冬春季节入海流量比重小时,盐度大于全年平均值,夏秋季节入海流量大时,盐度小于全年平均值的特性。

  大河河口、海湾地区则盐度还要低,以杭州湾北部近岸水域为例,其涨潮平均盐度通常为10—16‰,落潮略低,一般低0.2‰左右,见表3-26。其沿程分布,从口门向内逐渐降低,南汇嘴比金山石化厂前沿约高5‰,涨落潮平均盐度差,口门相差无几,仅为0.09‰,越向上游差值越大,到石化厂前沿差值可达0.4‰,这是符合入海河口盐度分布规律的。

  本文标题:3.7径流向海汇集及其效应(6)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63/1274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63/12743.html

标签:径流向海汇集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

推荐地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