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南美洲的地形(3)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11-09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三、主要构造地形区

(一)东部高原

1.圭亚那高原 本高原海拔介于300—1500m之间,西中部一带较高,向东北方向缓倾,南部边缘陡立的山岭为奥里诺科水系和亚马孙水系的分水岭。构成前寒武纪地盾的基底岩系,主要是太古代花岗岩、片麻岩和片岩,在湿热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侵蚀,一般表现为300—400m丘陵状高原,岩性坚硬部分往往屹立为坡陡而顶部浑圆的蚀余山,高约1000—1500m,如图木库马克山。局部地段覆有呈水平层次的中生代沉积,如西中部一带,三叠纪红色砂岩厚度较大,岩性也坚硬,形成桌状高地,边缘陡峭壁立,如罗赖马山,海拔2771m。

2.巴西高原 高原位于5—30°S的大陆东部,与圭亚那高原之间隔着亚马孙平原。高原发育于巴西陆台,古老的基底岩系由花岗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石英岩等组成,地面起伏平缓,向西、北方向倾斜,海拔300—1500m,大部分地段具有上升准平原特征。所以,从地块古老性和地表准平原化两方面来看,体现了作为一个构造地形区的一致性。但巴西高原幅员广阔,各部分构造的具体情况、升降过程以及岩性不同,因而地形特征也不同。东部属大西洋岸地盾,曾经受元古代的褶皱运动以及新第三纪的断裂上升作用,通过长期侵蚀和准平原化过程,形成了波状起伏的高原;在岩性特别坚硬的石英岩、片岩等出露的部分,表现为脊状山岭或断块山,前者如圣弗兰西斯科河东侧的爱斯宾哈索山(SierradeEspinhaco),后者如大西洋沿岸的曼提凯腊山和马尔山,它们向海的崖坡就是著名的巴西大崖壁。西部属巴西地盾,基本上为一广阔高原,缺乏显著的山岭。其中东部一带广泛出露着古老结晶岩,主要表现为波状起伏的上升准平原,这就是戈亚斯高原;中西部一带覆有几乎呈水平层次的白垩纪砂岩,经第三纪初期的上升,具有桌状高地特征,这就是马托格罗索高原。巴西高原的中部在构造上系陆台的拗陷地带,覆盖着古生代、中生代沉积与熔岩。从北向南,帕奈巴谷地主要为上二叠纪砂岩,帕腊奈巴谷地为三叠纪砂岩,巴拉那谷地为上三叠纪辉绿岩。这些地区的后期沉积,由于层次平展,岩性坚硬,地形上均表现为桌状高地或方山特征。巴拉那谷地的辉绿岩高原,为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熔岩高原之一。整个巴西高原,由于近期上升的结果,其边缘部分普遍形成缓急不等的崖坡,河流流过其间多陡落成为瀑布或急流,并切成峡谷。

3.巴塔哥尼亚高原 高原的构造基础是巴塔哥尼亚陆台,其中介于内格罗河与丘布特河之间为地盾部分,出露着花岗岩、结晶板岩、片麻岩、斑岩等古老结晶岩系,其他部分则深埋于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岩之下,并有第三纪玄武岩的局部分布。现代地形主要特征,表现为一个从西向东作阶梯状倾斜的的割切高原,海拔约300—1500m,这主要是通过上新世末的准平原化过程和后继的掀升与断层作用而成的,在掀升过程中,河流复活了下切作用,地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割切。此外,本区在第四纪冰期时曾广泛覆盖着冰川,地面留下了冰蚀谷、冰碛丘、冰缘湖和冰水沉积;而在现代干旱气候条件下,又产生各种风蚀和风积地貌。

(二)中部平原

1.奥里诺科平原这是位于奥里诺科河左岸的冲积平原,构造上属安第斯山前拗陷,部分处于陆台边缘拗陷地带,第三纪海相沉积出露很广,并覆有近代冲积层。地面平坦,从安第斯山山麓附近向东缓斜,海拔一般为100—120m,周围较高,约180—240m。接近圭亚那高原地带,由于结晶岩露头,点缀着穹状孤立丘陵。奥里诺科河中游以北地区,具有水平层次的第三纪下伏砂岩,经河流的分割,形成一系列方山地貌。河口三角州一带,地势特别低下,满布岛洲和沼泽,定期遭受泛滥。

2.亚马孙平原 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发育于巴西陆台内部呈东西向的陆向斜上,今天亚马孙河的流路大致沿着这一陆向斜的构造轴。自古生代以来长期以沉陷为主,屡遭海侵,因而在它的前寒武纪褶皱基底上覆盖着厚层的沉积,60°W以西沉积特别深厚。后期覆盖主要为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上白垩纪的海相沉积,第三纪、第四纪的海相与陆相沉积,河流沿岸堆积了近代冲积层。平原西宽东窄,地势低平坦荡,大部分在海拔150m以下。平原内部,根据表层物质的年代、地面高低和排水情况,可分为河漫滩和高位平原两部分,其间隔以45—60m的陡岸。河漫滩仅占平原面积10%,由松软的近代冲积物组成,地势特别低下,河流蜿蜓曲流,湖沼充斥,汛期普遍遭受泛滥,排水异常不良。陡岸之上的高位平原,表层物质由新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沙与粘土组成,已呈部分固结状态,地势高爽,排水良好。高位平原在60°W以西最为宽广,以东逐渐变狭,甚至敛迹,仅依河漫滩来体现平原的存在。

3.拉普拉塔平原 平原呈纵向分布,介于安第斯山、巴西高原与巴塔哥尼亚高原之间。构造上属陆台边缘拗陷和安第斯山前拗陷的一部分,南部边缘为海西褶皱带。在古老结晶岩基底之上,主要覆盖着后期陆相沉积,层次几近水平,地表第四纪疏松物质分布很广。平原北部为格兰查科地区,表层疏松物质主要为细沙和粘土,靠近安第斯山麓一带地势较高,可达500—600m,多丘陵;向东渐趋平坦,仅古老结晶岩或下伏坚硬沉积岩出露之处,构成相对高起的地貌;至巴拉圭河两岸更见低下,且因接近巴西高原边缘,排水不良,沼泽广布。平原南部为潘帕斯地区,覆盖着冰碛、河流冲积物和风积黄土,地面也由西向东缓斜,东部地势极为平展,海拔多在150m以下。海西褶皱带部分,经长期侵蚀,地形上表现为西北-东南向的起伏丘陵,突起于潘帕斯平原上,其中坦迪尔丘陵最高为524m,凡塔纳丘陵可达1243m。

(三)安第斯山区

广义的安第斯山区除安第斯山主脉外,还包括秘鲁和智利的沿海山脉,科迪勒拉前山和科尔多瓦山(Sierras de Cordoba)等。

1.沿海山脉 它从秘鲁中部沿海南延至火地岛,由前寒武纪花岗岩、片麻岩和结晶板岩等组成,因遭受长期侵蚀,顶部平缓,标志着古侵蚀面的残余,近期又断裂上升,西坡表现为陡峭的上升断崖。山脉的北段和中段曾受到少数河流切穿,南段由于广泛的冰川和河流侵蚀,再加以沉降作用,沦为岛链。所以总的地形特征表现为近期断裂上升的古老蚀余块状山。介于沿海山脉与安第斯山之间为智利中央纵谷,其中42°S以北,由于安第斯山的物质供应和河流的运积,广泛地覆盖着深厚的第三纪沉积;42°S以南因下沉作用,已沦为港湾。

2.科迪勒拉前山和科尔多瓦山 此带位于贝尔梅霍河上游与内格罗河上游之间的安第斯山以东地区。科迪勒拉前山在构造上与潘帕斯南部的凡塔纳、坦迪耳丘陵同属海西褶皱带,主要由褶皱的志留纪、泥盆纪、二叠纪岩层组成。新生代安第斯山上升过程中,这里也受到影响,发生断层作用和火山喷发。在地形上表现为一系列与安第斯山平行或略呈斜交的山岭同深谷相间的特征。科迪勒拉前山之东为科尔多瓦山,其间隔着一个比较宽阔的盆地。它属于元古代褶皱带,主要由太古代花岗岩和元古代石英岩、黑云母石英岩、千枚板岩等组成。

3.安第斯山 这一年轻高大的褶皱山系是中、新生代阿尔卑斯运动的产物,至今仍处于不稳定状态,上升运动在继续,现代火山、地震活动很频繁。根据安第斯山构造、地形及其结构的差异,大致可分为北、中、南三段。

(1)北段:指4°S以北的安第斯山,地形结构突出地表现为山脉条状分支、隔以幽深构造谷地的特点。各条山脉多代表着褶皱背斜,通过侵蚀,背斜轴部沉积岩被削,出露花岗岩、片麻岩等古结晶岩,两翼则残留着白垩纪、第三纪的石灰岩和砂岩。山脉的布列情况如下。自4°S附近的洛哈山结(Loja Knot)起,安第斯山分成东、西科迪勒拉两支,向北平行伸展,中夹高原和裂谷,至2°N附近汇成帕斯托山结(Pasto Knot);裂谷两侧,火山纵列,为安第斯山三大火山带之一,不少火山体海拔超过5000m,活火山有14座,著名的如科托帕克希火山(5896m)等。自帕斯托山结向北,山脉呈扇状展开,分成东、中、西科迪勒拉三部分。东科迪勒拉为一系列平行褶皱山岭,其间为山间平原或高原,从西南向东北延伸,在7°30′N处宽度最大;由此向北分为两支——匹列哈山(Sierra de Perija)和梅里达山,列峙于构造低地——马拉开波盆地的两侧。匹列哈山向西北延伸,在加勒比海沿岸,耸立为圣马尔塔山(Santa Marta),这是一个略呈三角形的上升花岗岩块状山。梅里达山伸向东北,至10°N附近转而向东,成为两条平行山脉,其中北面的一条因部分沉降,在沿海形成特立尼达等岛。中、西科迪勒拉代表着一个大穹窿的两翼,其间为一系列断层谷地所隔,如中、东科迪勒拉之间的马格达雷那谷地,中、西科迪勒拉之间的考卡等谷地,西科迪勒拉又被阿特腊托、圣胡安等谷地分成两支山链,其中西支沿海岸向北伸入巴拿马地峡。

(2)中段: 4°至28°S之间的安第斯山为中段,宽度和高度显著大于北段,地形结构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东、西科迪勒拉之间楔入宽阔的山原。山原北部深受亚马孙河上游支流的切割,形成许多与构造方向一致的深邃峡谷。山原从11°S附近的塞罗-德-帕斯科山结(Cerro dePasco Knot)起,逐渐开阔,进入玻利维亚高原;14°S维尔卡诺塔山结(Vilcanote Knot)以南至 28°S,最宽达800km,海拔约3500—3900m,由太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海相沉积和火山岩组成,表层覆盖着第四纪和近代的碎屑物质,缓和了地表的起伏。冰期后,气候转趋干旱,主要依靠风积,地面上遗留许多古河谷、干湖盆和洼地。东科迪勒拉沿山原的东缘伸延,先作西北-东南向,至20°S附近改为南北向,主要由古生代板岩、石英岩和花岗岩组成,山势高峻雄伟,平均海拔在4500m以上,多五、六千米以上的峰峦,南美洲和西半球的最高峰汉科乌马山即位于此。西科迪勒拉主要出露着侏罗纪和白垩纪岩层,褶皱期也晚于东科迪勒拉,第三纪末和第四纪火山喷发,堆积了大量火山物质,在16°—28°S之间,火山分布密集,其中高于5700m的火山锥就有18座之多,有的仍在活动中,构成安第斯山第二火山带。中段安第斯山高度虽大,因气候干旱,雪线很高,现代冰川不如南段发达,也逊于北段。但第四纪冰期时,这里高山冰川却相当广泛,高山部分曾遭受强烈的冰川侵蚀作用,特别是在东科迪勒拉,至今还保存着阿尔卑斯型地形特征,如角峰、冰斗、冰蚀谷、小型的串珠状冰蚀湖等相当发育。

(3)南段: 28°S以南的安第斯山为南段,东、西科迪勒拉接近,宽度收敛,至41°S附近基本上表现为一条山链,向南伸达火地岛。山体高度变化很大,北部高峻,平均海拔4000—5000m,集中了阿空加瓜山(6964m)、图彭加托山(6800m)等著名高峰;南部低矮,至火地岛减为1500—2000m。南段安第斯山的组成岩石主要是侏罗纪和白垩纪沉积的石灰岩、页岩和砂岩。第三纪山地上升时伴随大规模火山活动,在 31°—43°S之间汇集了很多火山,成为安第斯山第三火山带。38°S以南,曾广泛发生断层作用,纵横断层相互交错,使冰川和流水侵蚀易于进行,以致山地地形显示了分割破碎的形态。这一带第四纪冰期时冰川覆盖很广,同时由于降水丰富,又处于较高纬度,所以雪线很低,现代山地冰川也很发育,普遍具有阿尔卑斯型地形特征,如U形冰蚀谷、角峰、冰斗、冰蚀湖等;42°S以南因近代下沉作用,岛屿星罗棋布,并形成峡湾型海岸。

  本文标题:南美洲的地形(3)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4/1372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4/13729.html

标签:地形南美洲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