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旅游名胜_西城区(2)
【瀛台】又名趯合,在南海中。三面临水,衬以亭台楼阁,象座海中仙岛,故名疯台。清顺治、康熙年间曾北京市(15)两次修建,是帝上、后妃的避暑、游览地,正门为翔耷阁,南是涵元门。门内西为庆云殿,东为景星殿,南为涵元殿。涵元殿右是绔思楼,殿左是藻韵楼。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曾被慈禧太后幽禁在这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死于此地。瀛台南面有蓬莱阎,又名香扆殿,阁前有一木化石,外形似木,质地为石,高2.6米。木化石南面临池有迎薰亭,亭内有柏梁体诗石刻十方。蓬莱阁两侧各有小亭,曲廊迂回,雕梁画栋。登阁四眺,南海景色,尽收眼底。
【丰泽园】在南海西北面。是清帝行演耕礼之地。园内有颐年堂,原名崇雅殿,乾隆帝常在此设宴赏赐王公宗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乐往汪这里,也与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在颐年堂内集会。堂前东配房菊香书屋,是毛泽东的书房。
【紫大阁】在中海西北岸。原名平台,是明武宗朱厚照观看跑马射箭之处。台高数丈,上建黄顶小殿。取名紫光阁。左右各四问,覆盖黄瓦”接栋稍下,覆以碧瓦,南北垂接斜廊。清代沿袭旧制。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并在阁内绘功臣图,刻御制诗。阁后有武成殿,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皇帝邀集功臣进殿。设宴款待。同治年间,清政府在此第一次正式接见外国使臣。
【中山公园】在北京天安门西侧。原址是辽、金时代燕京东北郊的兴国寺,元代改称万寿兴国寺,明代改建为社稷坛,是皇帝祭耙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场所,清代沿用。1914年辟为中央公园,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改今名。占地面积362亩,前临长安街,后倚故宫筒子河。主体建筑有社稷坛、拜殿及其附属建筑戟门、神库、神厨、宰牲亭等,后又陆续增建了一些风景园林建筑,东部有松柏交翠亭、投壶亭、来今雨轩,西部有迎晖亭、水谢、四宜轩、唐花坞等。1915年将原鸿胪寺的习礼亭迁建于南坛门外,1918年从河北大名迁来石狮一对。以后又陆续建立公理战胜牌坊(后改名保卫和平牌坊)、露天音乐堂和兰亭碑亭。中山公园以古柏著称,园内四周有上千棵树龄数百年的古柏,其中哺门内的七棵,据传是辽金时代古刹内的遗物。
【中山堂】在中山公园社稷坛北。原为社稷坛的拜殿,是皇帝祭粑时休息或遇雨时行祭礼的地方。殿为黄琉璃筒瓦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曾在此停枢,1928年改今名1978年重修。戳北有三间戟门,门内原列就七十二把,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走。
【兰亭碎亭】在中山公园唐花坞西。兰亭原建于圆明园文源阁,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圆明园被毁后,于1917年将兰亭碑及碑亭石柱移此。石碑正面刻有兰亭修楔曲水流筋图样,背面刻有清高宗书兰亭诗;亭中八根石住上分刻有历代书法家摹写的王羲之兰亭序及柳公权的兰亭诗。亭为重檐蓝瓦八角攒尖顶,额书“景自天成”四字。兰亭碑放置亭中。
【社稷坛】中山公园内主体建筑。在全园轴线的中心。坛方形,汉白玉石筑成。上层每面长16米,中层16.8米,下层17.8米,上层台面铺五色上,中黄、东青、西白、南红、北黑以象征五行。坛四周的壝墙(矮围墙)顶,分别覆以四色琉璃砖,心墙四面各有白石檑垦门一座。坛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祭把社(土地神)稷(五谷之神)、祈祷丰年的场所。坛合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名社主石,1950年移去。
【丰泽园】在南海西北面。是清帝行演耕礼之地。园内有颐年堂,原名崇雅殿,乾隆帝常在此设宴赏赐王公宗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乐往汪这里,也与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在颐年堂内集会。堂前东配房菊香书屋,是毛泽东的书房。
【紫大阁】在中海西北岸。原名平台,是明武宗朱厚照观看跑马射箭之处。台高数丈,上建黄顶小殿。取名紫光阁。左右各四问,覆盖黄瓦”接栋稍下,覆以碧瓦,南北垂接斜廊。清代沿袭旧制。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并在阁内绘功臣图,刻御制诗。阁后有武成殿,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皇帝邀集功臣进殿。设宴款待。同治年间,清政府在此第一次正式接见外国使臣。
【中山公园】在北京天安门西侧。原址是辽、金时代燕京东北郊的兴国寺,元代改称万寿兴国寺,明代改建为社稷坛,是皇帝祭耙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场所,清代沿用。1914年辟为中央公园,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改今名。占地面积362亩,前临长安街,后倚故宫筒子河。主体建筑有社稷坛、拜殿及其附属建筑戟门、神库、神厨、宰牲亭等,后又陆续增建了一些风景园林建筑,东部有松柏交翠亭、投壶亭、来今雨轩,西部有迎晖亭、水谢、四宜轩、唐花坞等。1915年将原鸿胪寺的习礼亭迁建于南坛门外,1918年从河北大名迁来石狮一对。以后又陆续建立公理战胜牌坊(后改名保卫和平牌坊)、露天音乐堂和兰亭碑亭。中山公园以古柏著称,园内四周有上千棵树龄数百年的古柏,其中哺门内的七棵,据传是辽金时代古刹内的遗物。
【中山堂】在中山公园社稷坛北。原为社稷坛的拜殿,是皇帝祭粑时休息或遇雨时行祭礼的地方。殿为黄琉璃筒瓦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曾在此停枢,1928年改今名1978年重修。戳北有三间戟门,门内原列就七十二把,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走。
【兰亭碎亭】在中山公园唐花坞西。兰亭原建于圆明园文源阁,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圆明园被毁后,于1917年将兰亭碑及碑亭石柱移此。石碑正面刻有兰亭修楔曲水流筋图样,背面刻有清高宗书兰亭诗;亭中八根石住上分刻有历代书法家摹写的王羲之兰亭序及柳公权的兰亭诗。亭为重檐蓝瓦八角攒尖顶,额书“景自天成”四字。兰亭碑放置亭中。
【社稷坛】中山公园内主体建筑。在全园轴线的中心。坛方形,汉白玉石筑成。上层每面长16米,中层16.8米,下层17.8米,上层台面铺五色上,中黄、东青、西白、南红、北黑以象征五行。坛四周的壝墙(矮围墙)顶,分别覆以四色琉璃砖,心墙四面各有白石檑垦门一座。坛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祭把社(土地神)稷(五谷之神)、祈祷丰年的场所。坛合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名社主石,1950年移去。
本文标题:北京市旅游名胜_西城区(2)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1/1104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1/11041.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1/1104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1/11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