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旅游名胜_镇江市 丹阳县 句容县
【北固山】在江苏镇江市东北江滨。高 52.5 米,长约 100 米。北临长江, 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因名北固。又因梁武帝曾登山顶,北览长江壮丽景色, 又名北顾山。在唐以前犹如半岛伸人江中,三面临水,气势极为雄伟。分前 峰、中峰与后峰。东吴孙权所建铁瓮城以及晋唐以来的郡治部在前峰下,现 名鼓楼岗。明代因倭寇侵入长江,郡守为了守城,将前峰与中峰凿断。现在 北固山即指中峰与后峰。中峰上有气象楼,现为国画馆。中峰与后峰有龙埂 相通,太平军守镇江时,曾缘龙埂筑新城至后峰江边。后峰临江,有古甘露 寺。寺前有清晖亭和北宋铁塔,寺后有多景楼和祭江亭。当地流传三国时刘 备在东吴招亲的故事和遗迹,如狠石、试剑石、走马涧等。临江石壁下有观 音洞,石壁上有“云房风窟”;“勒马”等古代石刻。北固山东麓,解放前 是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革命志士的刑场。解放后,在前峰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塔、 烈士公墓和烈士事迹陈列室。 【甘露寺】在北固山后峰上。相传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 265 年), 后废。唐李德裕守镇江时,在山上建寺,不久又毁;镇海节度使裴璩又重建 甘露寺于山下。到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甘露寺僧祖宣又移建山上,以后屡毁屡 建,但都建在山上。甘露寺包括大殿、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等。山顶的 凌云亭,康有为曾改名为江山第一亭,讹传为刘备死后孙夫人在此祭他的祭 江亭。石帆峰上还有一览亭和光绪年间移来的万孔玲珑大太湖石等。多景楼 是甘露寺风景最佳处,宋书法家米芾《多景楼》诗中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天下第一江山石刻】在甘露寺长廊东壁上。相传梁武帝驾幸北固山, 见此处风光雄伟,写了“天下第一江山”六字,刻于山门,石毁以后,由宋 代淮东总管延陵(今属丹阳县)人吴琚用擘真书重写上石。至清康熙年间又 毁,由镇江通判程康庄重摹。碑长约 2 米,高约 90 厘米,笔势雄劲,近看凹 形,远视凸出石面寸余,引人注目。现“一江山”三字己不存。 【甘露寺铁塔】在北固山上。甘露寺相传为三国刘备招亲的地方。唐李 德裕镇润州时,于宝历元年(公元 825 年)建石塔,为唐穆宗求冥福。至乾 符年间,石塔倒塌。宋元丰年间,甘露寺僧应夫扩建寺院掘得唐李德裕所建 石塔下的舍利改建铁塔,重瘗李德裕所埋舍利。铁塔原为九级。明万历十年 (1582 年)塔被大风刮倒,后经僧人性成、功琪募款重修,降为七级,高约 13 米。清同治、光绪年间塔屡遭大风和雷电袭击,仅存塔座及一二两层。塔 座是须弥宝座式,上镌如意水纹、卷浪等图案,佛座束腰的每一面雕有壶门 和佛像。塔身每层皆八面四门,上铸飞天、莲座、坐佛、站佛等。因历代屡 遭破坏,塔檐残缺不全,塔的第二层向东南倾斜,塔壁与平座的衔接处大多 剥蚀破裂。解放后多次维修,除矫正并加固塔座和一二两层外,还将清光绪 十二年(1886 年)被雷击倒在甘露寺院内的三四两层塔壁安装复原。 【米元章墓】在江苏镇江市鹤林寺旁黄鹤山下。米芾(1051—1107)名 黻,字元章,山西太原人。诗文书画都有极高的成就。是宋代四大书家之一。 他生前非常喜爱镇江鹤林寺,曾说死后愿作鹤林寺伽蓝护寺。后人将他葬在 鹤林寺前的黄鹤山下。墓前原有石坊、墓碑,现尚存墓冢,墓地植有常绿树。 【招隐寺】在江苏镇江市南招隐山中。招隐山原名兽窟山,东晋隐士戴 颙居此山中,故名招隐山。戴颙死后,其女将住宅舍为佛寺,故称招隐寺。 寺处于万松苍翠、莺啭鹂鸣之中。寺内有昭明读书台和增华阁。南朝梁昭明 太子萧统在这里读过书,并在增华阁编成我国第一部诗文词赋的选集《文 选》。招隐山上还有虎跑、鹿跑二泉和虎泉亭。 【金山】在江苏镇江市区西北。原名氏父山,又名金鳌岭、泽心山、伏 牛山、龙游山、获苻山,也叫浮玉山。高 43.7 米,周约 520 米。原屹立长江 中,唐张祜咏金山诗云:“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由于长江水流变迁, 清光绪年间金山开始与南岸相接,现已成陆山。金山的建筑,傍山而造,富 有独特风格,亭合楼阁,层层相接,殿宇厅堂,幢幢相衔,构成丹碧辉映, 绚丽精巧的古建筑群,故有金山“寺裹山”之称。朝阳、白龙、法海、罗汉 等洞隐于山的上下左右,都有迷人的神话故事。还有妙高台、七峰亭、留玉 阁、楞伽台、慈寿塔等古迹,流传着佛印与苏拭、道悦与岳飞、梁红玉擂鼓 等动人的故事。金山之西有石簰山,怪石鳞峋,相传是晋代文学家郭璞墓所 在地,再西有唐人评定的天下第一泉,用泉水沏茶,醇香甘例,别有风味。 解放后开挖了人工湖,湖西又增建宾馆,湖光山色,更为佳丽。 【金山寺】在金山上。始建于东晋。原名泽心寺,唐时通称金山寺。未 天禧年间,因梦游金山寺,赐名龙游寺,清康熙南巡时赐名江天禅寺。庙宇 依山势而造,使山和寺混为一体,独具风格。王安石游金山寺诗:“数重楼 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起,始惊身在半空中。”慈寿塔、 江天一览亭矗立山巅。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七峰亭、炒高台、楞 伽台等建筑联缀山腰。天王殿、大雄宝殿旧址、藏经楼、念佛堂、留宿处、 方丈室、紫竹林等庞大建筑傍依山根,通过曲廊、回檐、石级有机串连,形 成楼上有楼、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精巧建筑,各组既自成体系,又互相通 连,精巧壮丽,颇具特色。 【中泠泉】即天下第一泉,又称南泠泉。在金山之西。唐陆羽评天下泉 水时,中冷泉评为全国第七。稍后刘伯刍把宜于煮茶的水分为七等,中泠泉 被评为第一,从此称中泠泉为天下第一泉。泉南有亭,泉北有楼,泉四周围 以石栏,清代书法家王仁堪写了“天下第一泉”五字刻在石栏上。是金山名 胜之一。 【昭关石塔】在江苏镇江市西云台山北麓的五十三坡上,北临长江。约 建于元末明初。属喇嘛塔形式,有“昭关”刻字,故名。又因外观如瓶,一 称瓶塔。全部石构。下为块石垒砌的四根石柱,顶部铺满条石,筑成一个框 架式的台座。东西两面横额上有相同的刻字,左右分别镌刻丹徒、镇江知具、 知府等题名,后镌刻“万历十年王午十月吉重修”字样。石塔建于台座上, 高约 4.69 米,座、身、顶三部分全用青石雕刻建成。塔座用两个相同的须弥 座迭成,式样别致,上为覆莲圆座和扁鼓形塔身,再上有十三圈带形浮雕, 象征十三层天,上置法轮和圆形仰莲小座,轮上刻“八宝”,其上便是塔顶。 石塔传为三国孙权与刘备联姻时所建的“石瓶”。此塔为佛教遗物。 【圌山塔】原名报恩塔。因位于江苏镇江附近丹徒县的圌山上,故名。 建成于明崇祯元年(1628 年)。平面八角形,七层,每层有砖迭砌的腰檐, 塔端耸立着葫芦铜顶。附近群众有“清蒙”登囵山游览的习惯。传说建塔时 因山高路远,建筑材料运输困难,乃命登山者每人携带塔砖上山,因而又有 “万人塔”之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 年)英国侵略军窜犯镇江时,当地 人民曾利用此塔监视英国兵船的动向。 【焦山】在江苏镇江市东北长江中,与南岸象山对峙。山高 70.7 米,周 约 2.000 米。因东汉陕中焦光隐居山中而得名。又因满山苍松翠竹,宛如碧 玉浮江,故又名浮玉山。山东北有二小山雄峙,名松寥山和夷山,古人称为 海门。焦山如中流砥柱耸立滚滚白浪之中,气势雄伟,自古以来即为游览胜 地。山中有六朝柏、宋槐、明银杏等珍贵古树。名胜古迹有吸江楼日出、华 严阁月色、壮观亭夕照、观澜阁听涛、别峰庵板桥读书处、三诏古洞等。定 慧寺古刹,是佛教胜地。宝墨轩碑刻是焦山有名的历史文物,搜集自六朝至 明清碑刻二百六十多方。瘗鹤铭、魏法师碑、澄鉴堂法帖是其中著名的珍品。 西山摩崖题名石刻,有南朝以来二百多名人题刻,其中米芾,陆游等人题名, 最引人注目。还有近代反帝斗争的革命遗迹抗英炮台。解放后对焦山名胜古 迹不断进行整理维修,并将东西滩地扩建为果园和花圃,种有各种四时名花 和盆栽,供游人欣赏。 【定慧寺】原名普济庵,在焦山。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宋名普济禅寺, 元易名焦山寺,清初康熙帝南巡时赐名定慧寺。建筑宏伟,前有天王殿,中 为大雄宝殿,后为藏经楼,还有斋堂、大寮、念佛堂、方丈室等。大殿建于 南宋景定年间,元初毁于兵燹,明宣德间重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 年〕 重修,道光三十年(1850 年)又修。解放后几经维修,仍保持明代建筑的风 格。是江南佛教胜地之一。 【吸江楼】在焦山顶端。楼上四面开窗,临窗远眺,长江浩瀚,尽入眼 底。古名汲江亭,与金山吞海楼相呼应。为取郑夔联文“吸取江水煮新茗, 买尽青山作画屏”语意,更名吸江。清同治十年(1871 年)夏改亭为楼。是 观赏日出的佳地。山下有华严阁、观澜阁、百寿亭、壮观楼等名胜。 【焦山碑刻】在焦山,存有南朝、唐宋元明清碑刻一批,共三百多石。 按碑刻内容分三类重新排列。一为艺术类,有南朝瘗鹤铭,宋绍圣畜狸说碑, 米芾书城市山林横额,宋刻瘗鹤铭,明翻刻开皇兰亭碑,明翻刻元赵盂頫画 苏轼像并书前赤壁赋石刻,清成亲王书归去来辞碑,清汪延麟重摹颜真卿书 东方朔画赞碑等。二为文苑类,有宋佚名苏轼游招隐寺唱和诗碑,宋冯福多 题鹤林寺碑,南宋王埜游鹤休寺用唐人韵二绝碑,明杨继盛与唐荆川游焦山 诗碑,还有清代上石的澄鉴堂法帖四十二石,有苏轼、米芾、鲜于枢等数十 人题诗石刻。三为叙事类,有唐魏法师碑,宋使府蠲免大港镇税帖碑,元镇 江路学复田记碑,明镇江府学对山碑,清重浚丹徒县城河记碑,清陶澍立印 心石屋碑,内有杭州、南京、扬州、苏州等地名胜线刻图。 【焦山抗英炮台遗址】在焦山东麓。鸦片战争发生后,清政府在焦山安 设炮位。1842 年 7 月 15 日英军舰“弗莱吉森号”向焦山侦察时,遭到焦山 和东码头炮台守军的轰击。道光二十五年(1845 年)重建焦山和象山炮合。 焦山八座,象山十一座。至光绪六年(1880 年)又改建为明台,并在山顶坛 建明台一座。炮堡呈椭圆形,最长处为 77 米,最宽处为 55 米。共有八个, 以条石为基,然后用三合土分层浇灌而成。焦山炮台是目前保存较完整的近 代炮堡遗址之一,现已整修并对游客开放。 【慈寿塔】在江苏镇江市金山之巅。原为双塔,南北相对,都称荐慈塔。 相传创建于南朝萧梁时,但根据文字记载,金山双塔最早建于唐代,未无符 年间重修。现塔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建成。此塔砖身木檐,仿楼阁 式,七级八面,每级四面开门,楼梯盘旋而上,外有平座栏杆,登塔依栏, 可远眺塔周景物。 【延陵季子墓碑】在江苏丹阳县延陵镇。季子名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的 第四子。长子诸樊为王,欲以兄弟传国,诸樊死传弟馀祭,馀祭死传馀昧, 馀昧死欲传季札,季札不受,让给馀昧之子僚。季札封于延陵,故称延陵季 子,死后立庙奉祀。据唐人记载,原有三庙,现只存南庙,庙后为季子墓、 庙前立有“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碑。世称十字碑,相传为孔子所写,古 人考证原碑只“呜呼有吴君子”六字,是古篆,“延陵之墓”四字是方篆, 两者不同,怀疑是汉人篡入。此碑始刻于何时无考。唐宋以来屡次翻刻。碑 高 2.45 米,宽 1.07 米,圆首。十字分两行。左、右、下都有唐人题刻。现 碑是明正德六年(1511 年)六月重摹上石。 【陵口】在江苏丹阳县陵口镇东南隅。是六朝齐梁两代陵墓入口处。为 萧港(亦称萧塘河)入运河之口,陵墓都集中萧港沿岸。齐梁两代建都建康 (今南京),当时王子公卿谒陵,都从秦淮河上溯破岗渎,过二十四埭,到 丹阳,再从陵口进萧港至各陵。有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齐武帝萧赜景安陵、 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齐明帝萧鸾兴安陵、梁文帝萧顺之建陵、梁武帝萧衍 修陵、梁简文帝萧纲庄陵,以及金家村和水经山村失考墓等。墓曾遭盗掘或 破坏,现在遗存的仅是墓前的一些石刻,其中有神道石柱、石麒麟、石天禄、 石辟邪等奇禽异兽,是一群精致而又宏伟的石雕艺术。此处为萧、梁陵墓的 门户,在萧港口两岸立有二石兽,一为石麒麟(独角),一为石天禄(双角), 体积庞大,为丹阳六朝陵墓石刻中最大的一对石兽。解放前二石兽倒埋在上 内,1956 年从上中挖出,重新安放。 【南朝萧绩墓石刻】在江苏句容县石狮沟村东南。萧绩是梁武帝萧衍的 第四子,死于中大通元年(公元 529 年)。墓前遗存石兽和石柱各一对。石 兽凶猛健美。二石住高 6 米多,柱础刻二龙衔珠图案,上立 24 道瓜棱形的神 道石柱,瓜柱尽处上刻蟠螭图案,再上是石额,上刻“梁故侍中军将军开府 仪同三司南康简王之神道”,是六朝陵墓最大的石刻之一。 【隆昌寺无梁殿】在江苏句容县宝华山上。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 年)。全部用砖垒砌,不用寸木,殿的装饰都用砖雕制成。在古铜殿两侧, 有左右两无梁殿,都是楼阁式。殿顶重檐九脊,内部系砖垒成的拱券,外部 是仿木结构殿堂形式的砖雕。屋檐出檐很短,屋角起翘亦不高,形式上与北 京北海无梁殿近似,但艺术造型和雕刻更佳。
本文标题:江苏省旅游名胜_镇江市 丹阳县 句容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1/1090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1/10903.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1/1090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1/10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