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旅游名胜_黄山市(4)
【百丈瀑】在黄山青潭、紫云峰之间,顺千尺悬崖而降,形成百丈瀑布, 故名。枯水季节涓涓细流,如轻纱缥缈,称百丈泉,泉上为布水源,下为百 丈潭。大雨初晴,当山风将飞流吹离岩壁,好象无数条洁白绸带在空中舞动, 美妙多姿,观者赞不绝口。近有百丈合,台上观瀑最佳,台前建有观瀑亭, 越南胡志明为亭手书题额。
【人字瀑】古名飞雨泉。在黄山紫云、朱砂两峰间。危岩百丈,石挺岩 腹,清泉分左右走壁了泻,成“人”字形飞瀑,声震如雷。1965 年董必武游 此,得句云:“晴望诸奇峰,雨看两飞瀑,黄山当吾前,晴雨皆悦目。”瀑 床间岩石凿有云梯般磴道,名罗汉级,古人由此登山。
【铁线潭】又名赤线潭,在黄山西北部,石鼓峰下,丹霞与狮子两蜂之 间,是黄山二十潭中最深幽者,相传黄帝在此探玄珠,故又名神龙宫。
【五龙潭】在黄山北部松谷溪中,青龙、乌龙、黄龙、白龙、油潭,总 称五龙潭。五潭深浅不同,水色各异:青龙翠,乌龙黝,黄龙橙、油潭绿。 乌龙潭岩两侧刻有巨大的“龙”、“虎”二字和乌龙将军像,北岸石凹如锅, 俗称油锅。油潭岸南壁崖横迭,形似油榨,油潭岸北有石如瓮,名曰油缸。 油锅、油缸、油榨齐备,天然巧合。
【翡翠池】亦称古油潭。在黄山北部芙蓉、枕头两峰间。夹岸山岩及上 下两巨石天然成池,池深约 10 米,长约 15 米,宽约 8 米。瀑布搅动池水, 山光云影投入池面,摇曳闪烁。池水碧如翡翠,故名翡翠池。
【神仙洞】又名仙人洞。在黄山东北轩辕峰。洞为嵌在峰上石窟,深 17 米,宽约 3 米,前高 2 米,后高 7 米。洞额刻“简戳洞天”四字,相传为容 成子所题。因原奉观音大士像,故又名大士洞;洞外悬崖陡壁,洞内有一小 池,终年不枯,名流杯泉;后壁有小洞一,人不能入,有风习习:前额又有 一小洞,名曰天眼。游人缘石级攀入此洞,仰观诸山云景,俯听鸟语溪声, 如入仙境。
【慈光阁】在黄山南部朱砂峰下。古称朱砂庵。明嘉靖间,玄阳道士居 此,题额“步云亭”。明万历三十四年普门僧来此,改法海禅院。神宗敕封 “护国慈光寺”,皇太后赐以佛经、佛像、袈裟、锡杖、钵盂等物,盛极一 时。清新安画派创始人浙江和尚(弘仁)和国画大师石涛均曾居此。原址尚 存部分楼房,解放后建为宾馆。1965 年,董必武手书题额“慈光阁”。四周 群山环抱,茂林修竹相掩,十分幽静。有千僧灶、法眼泉、披云桥诸名胜。
【华山寺】在黄山南部老人峰与朱砂峰之间,海拔 1,340 米。因寺处前 山温泉区登天都、玉屏两峰路途之半,故名。原寺已圮,1957 年重建,有刘 伯承所题匾额。上、下山游人多在此憩息、观赏风光。站立寺前,可望天都 峰老鹰抓鸡、金鸡叫天门诸巧石,寺旁有空中间天鸡摩崖石刻。
【玉屏楼】在黄山天都、莲花两峰间。海拔 1.680 米,为温泉区至北海 必经之道。背靠玉屏峰,前拱文殊台,左有狮石,右有象石,势若守门。明 万历四十二年(1614 年)普门和尚攀涉至此。他在代州时梦文殊菩萨端坐石 合情景,与此境恰合,遂辟径构屋,名文殊院,悬文殊像。院左侧下方有文 殊池(今名天池),前有一线天、文殊洞,西有立雪台;狮石前有迎客松, 象石前有送客松;仁立于此,可望天都、莲花以及东海、黄海、后海诸峰, 风光奇美。《徐霞客游记》称此是“黄山绝胜处!”民谣“不到文殊院,不 见黄山面”。1952 年院毁于火,1955 年在旧址上建成 500 平方米的一座宾馆, 名五屏楼。楼东石壁有朱德题“风景如画”四字刻石和刘伯承《与皖南抗日 诸老同志游黄山》诗刻。
【云谷寺】在黄山钵盂峰下。古称掷体禅院,海拔 890 米。南宋右丞相 程元风曾在此读书,故又名丞相源。这一带山峦重迭,溪谷蜿蜒,云雾吞吐, 明万历间改名云谷寺。寺周群峰环绕,翠竹如海,苍松巧石,黄杉、茶树, 处处入画。南面人口的路旁、溪岸,石刻如林。今寺已不存,旧址上盖有宾 馆,自东路登山者在此小憩,可远眺变幻风云奇景,品尝黄山毛峰名茶。
【松谷庵】在黄山北部叠障峰下,原名松谷草堂,又称松谷禅林。初为 宋宝枯年间道士张尹甫隐居处,明宣德间重建,更今名。庵前翠竹如海,诸 潭(青龙、白龙、乌龙、黄龙)分布其间,环境宁静,风景清幽,出产松谷 雨前茶,芬香浓郁,享有盛名。
【翠微寺】在黄山翠微峰下。创建于唐中和三年(公元 883 年)。寺后 有翠微峰,峰上有翠微洞。寺左有青牛溪,附近有探水石、袈裟地等。今为 游人自焦村去松谷庵的中间站。
【人字瀑】古名飞雨泉。在黄山紫云、朱砂两峰间。危岩百丈,石挺岩 腹,清泉分左右走壁了泻,成“人”字形飞瀑,声震如雷。1965 年董必武游 此,得句云:“晴望诸奇峰,雨看两飞瀑,黄山当吾前,晴雨皆悦目。”瀑 床间岩石凿有云梯般磴道,名罗汉级,古人由此登山。
【铁线潭】又名赤线潭,在黄山西北部,石鼓峰下,丹霞与狮子两蜂之 间,是黄山二十潭中最深幽者,相传黄帝在此探玄珠,故又名神龙宫。
【五龙潭】在黄山北部松谷溪中,青龙、乌龙、黄龙、白龙、油潭,总 称五龙潭。五潭深浅不同,水色各异:青龙翠,乌龙黝,黄龙橙、油潭绿。 乌龙潭岩两侧刻有巨大的“龙”、“虎”二字和乌龙将军像,北岸石凹如锅, 俗称油锅。油潭岸南壁崖横迭,形似油榨,油潭岸北有石如瓮,名曰油缸。 油锅、油缸、油榨齐备,天然巧合。
【翡翠池】亦称古油潭。在黄山北部芙蓉、枕头两峰间。夹岸山岩及上 下两巨石天然成池,池深约 10 米,长约 15 米,宽约 8 米。瀑布搅动池水, 山光云影投入池面,摇曳闪烁。池水碧如翡翠,故名翡翠池。
【神仙洞】又名仙人洞。在黄山东北轩辕峰。洞为嵌在峰上石窟,深 17 米,宽约 3 米,前高 2 米,后高 7 米。洞额刻“简戳洞天”四字,相传为容 成子所题。因原奉观音大士像,故又名大士洞;洞外悬崖陡壁,洞内有一小 池,终年不枯,名流杯泉;后壁有小洞一,人不能入,有风习习:前额又有 一小洞,名曰天眼。游人缘石级攀入此洞,仰观诸山云景,俯听鸟语溪声, 如入仙境。
【慈光阁】在黄山南部朱砂峰下。古称朱砂庵。明嘉靖间,玄阳道士居 此,题额“步云亭”。明万历三十四年普门僧来此,改法海禅院。神宗敕封 “护国慈光寺”,皇太后赐以佛经、佛像、袈裟、锡杖、钵盂等物,盛极一 时。清新安画派创始人浙江和尚(弘仁)和国画大师石涛均曾居此。原址尚 存部分楼房,解放后建为宾馆。1965 年,董必武手书题额“慈光阁”。四周 群山环抱,茂林修竹相掩,十分幽静。有千僧灶、法眼泉、披云桥诸名胜。
【华山寺】在黄山南部老人峰与朱砂峰之间,海拔 1,340 米。因寺处前 山温泉区登天都、玉屏两峰路途之半,故名。原寺已圮,1957 年重建,有刘 伯承所题匾额。上、下山游人多在此憩息、观赏风光。站立寺前,可望天都 峰老鹰抓鸡、金鸡叫天门诸巧石,寺旁有空中间天鸡摩崖石刻。
【玉屏楼】在黄山天都、莲花两峰间。海拔 1.680 米,为温泉区至北海 必经之道。背靠玉屏峰,前拱文殊台,左有狮石,右有象石,势若守门。明 万历四十二年(1614 年)普门和尚攀涉至此。他在代州时梦文殊菩萨端坐石 合情景,与此境恰合,遂辟径构屋,名文殊院,悬文殊像。院左侧下方有文 殊池(今名天池),前有一线天、文殊洞,西有立雪台;狮石前有迎客松, 象石前有送客松;仁立于此,可望天都、莲花以及东海、黄海、后海诸峰, 风光奇美。《徐霞客游记》称此是“黄山绝胜处!”民谣“不到文殊院,不 见黄山面”。1952 年院毁于火,1955 年在旧址上建成 500 平方米的一座宾馆, 名五屏楼。楼东石壁有朱德题“风景如画”四字刻石和刘伯承《与皖南抗日 诸老同志游黄山》诗刻。
【云谷寺】在黄山钵盂峰下。古称掷体禅院,海拔 890 米。南宋右丞相 程元风曾在此读书,故又名丞相源。这一带山峦重迭,溪谷蜿蜒,云雾吞吐, 明万历间改名云谷寺。寺周群峰环绕,翠竹如海,苍松巧石,黄杉、茶树, 处处入画。南面人口的路旁、溪岸,石刻如林。今寺已不存,旧址上盖有宾 馆,自东路登山者在此小憩,可远眺变幻风云奇景,品尝黄山毛峰名茶。
【松谷庵】在黄山北部叠障峰下,原名松谷草堂,又称松谷禅林。初为 宋宝枯年间道士张尹甫隐居处,明宣德间重建,更今名。庵前翠竹如海,诸 潭(青龙、白龙、乌龙、黄龙)分布其间,环境宁静,风景清幽,出产松谷 雨前茶,芬香浓郁,享有盛名。
【翠微寺】在黄山翠微峰下。创建于唐中和三年(公元 883 年)。寺后 有翠微峰,峰上有翠微洞。寺左有青牛溪,附近有探水石、袈裟地等。今为 游人自焦村去松谷庵的中间站。
本文标题:安徽省旅游名胜_黄山市(4)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1/1081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1/10811.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1/1081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1/10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