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山东省旅游名胜_益都县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8-25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云门山】在山东益都县南。风景绝幽,山顶有云窟和云门洞,夏秋时 白云缭绕,穿洞而过。远望云门洞,如玉镜高悬,故有“云门拱壁”之称, 为“青州八景”之一。崖南有石窟造像。山北崖壁镌一大“寿”字,高 7.5 米,宽 3.7 米,气势磅礴,相传“寿比南山”一词即源出于此。东麓有希夷 洞,洞内有陈传枕书长眠石像。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 生。此洞即为纪念他而凿。 【云门山石窟造像】在云门山南崖壁上。窟龛十余座,大小佛像二百七 十二尊,据造像题记,雕凿年代分别为隋开皇十年(公元 590 年)、十八年、 十九年,仁寿二年(公元 602 年)和唐开元十九年(公元 731 年)。造像者 多为居住青州(今益都)的王公贵族、缙绅佛徒。造像精美,神态各异。石 窟两侧造像题记和历代名人题刻颇多,对研究我国佛教和艺术的发展有一定 价值。 【佛光崖】在山东益都县西南仰天山。崖东向,正对仰天寺(寺建于宋 初,久废,遗址尚存),圆秀峭立,高 20 米,石作赤褐色,与它崖迥异。晨 光初照,色彩尤异,僧人谓之“佛光”,亦以名崖。崖下有阴线浅刻佛像, 体形高大,趺坐莲花池上,旁刻二童子侍立。金明昌年间题记尚可辨识。崖 上部微凸,松生岩隙间,宛若游龙,苍翠欲滴。东南有石砌无梁殿式建筑, 名望月亭,丛木环列,空旷爽朗,最宜赏月。崖北绝壁间有仙人洞,翠柏掩 翳,不见其门,上下垂直,相传古有栈道北接观音阁,有法师至此静修,撤 栈入洞而圆寂。崖南千佛洞亦深数十丈,两壁凿佛龛数百。洞顶有自然天窗, 旧志称“一窍仰穿,无光下射”,中秋午夜,自洞中窥月,有”仰天高挂秋 月圆”之称。 【范公亭】在山东益都县西门外阳河畔。北宋庆历间文学家范仲淹为青 州知府(州治今益都),居官清廉,遗爱在民。相传彼时阳河边忽出醴泉, 范仲淹建亭泉上,后人遂名之曰范公亭。亭为木构,朱柱灰瓦,六角飞檐, 古朴大方。亭后有明代建筑三贤祠,祀宋代青州三任知府范仲淹、欧阳修、 富弼。祠后建亭,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意,名“后乐亭”。北为范公台,台上有澄清轩。院内唐揪宋槐, 古木森森,松柏修竹,葱茏蓊郁,景色宜人。 【驼山石窟造像】在山东益都县城西南。驼山为古青州(治今益都)名 山之一,海拔 408 米,遥望整个山形,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绵亘数里,状如 骆驼伏卧,故名。造像集中在主峰东南崖壁上,共有石窟五座,摩崖造像群 一处,计大小佛像六百三十八尊。自北至南第三窟最为高大,窟深 2.5 米, 阿弥陀佛造像高达 5 米,底座高 1 米,上刻“大像主青州总管柱国平柔公” 题记,为北周时雕凿。旁立两尊菩萨像,高 3.94 米,头戴花冠,飘带下垂, 长裙曳地,法相浑融圆润,亭亭玉立,具有隋代造像风格。第一窟菩萨像, 美发高髻,面容丰腴,上身袒露,胸前璎珞下垂,下身着出水式长据,身材 欹斜且有曲线,为盛唐时期作品。造像雕刻精细,仪态端庄,雍容华贵,为 山东半岛佛教艺术珍品。 【唐赛儿起义遗址】俗称岌岌寨。在山东益都县西南卸石棚寨。唐赛儿. 山东蒲台(今滨县)人,明代农民起义军女领袖,永乐十八年(1420 年)率 众在此起义。卸石棚寨又名“唐赛寨”。当地人尊称赛儿为唐三姐,亦称“唐 三寨”。此间岗阜起伏,危崖峭壁,形势险要。寨顶有清同治二年(1863 年) 所立石碑,碑文称:“唐三寨由来久矣,自大明永乐十八年,蒲台民林三之 妻唐赛儿者创修此寨,而山因以名焉。”寨依山势分为东西南北四处。西寨 寨墙遗迹尚存:南北两墙平行、横卧于悬崖上;东西两面无墙,以悬崖为天 险,两崖垂直,人莫能攀。原有旗杆石一方,后崩坠山下。东寨附近还有舂 米石臼等遗物。
  本文标题:山东省旅游名胜_益都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1/1073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1/10732.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