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旅游名胜_安阳市 安阳县 浚县(2)
【永和桥】在河南安阳县东 20 公里永和集西隅,横跨洹河故道。始建于 北宋,明弘治六年(1493 年)重修。为三孔石拱桥,全长 39.5 米,宽 6.8 米,桥面弧长 31.5 米,现高 8 米。全桥用青石构筑,造型庄重,雄浑古朴。 拱桥曲线缓和,系用肩形石砌成。中间大拱宽 7 米,两则桥墩上镌有高浮雕 龙头,双爪各攥一火焰宝珠,作镇守洹河之势。两头拱宽约 4.5 米,分别雕 刻卷叶、蔓草、盘尤和卧虎等曰案。整个石刻刀工粗犷,线条苍劲。桥面栏 板长 2 米,宽 1.3 米,厚 0.2 米,并用 28 根柱相衔接,两端由抱鼓石摆成八 字形,望柱顶端雕有蹲狮和仙桃。
【西门豹大夫祠碑】在河南安阳县丰乐镇西门豹祠内。碑刻于北宋嘉祐 二年(1057 年)。马需撰文,楷书,工整疏朗,秀劲挺拔。碑文记述魏文侯 派西门豹出任邺令及治邺事迹。西门豹治邺时,革除巫觋为河伯娶妇的陋俗, 并开凿水渠十二条,引漳水灌溉,以发展农业生产。为纪念西门豹业绩,曾 建柯祟祀,立碑记功。祠始建时日不详,宋代曾重建。因年久失修,祠圮碑 存。
【灵泉寺石窟】在河南安阳县城西南 25 公里的宝山。山有南北两峰,中 有一东西向峡谷,石窟即在峡谷两侧,因中间旧有灵泉寺,故名。北峰东南 侧为一百零六宙,南峰西北侧为六十四窟,共一百七十窟。从东魏武定四年 (公元 546 年)开凿大留圣窟起至宋末,历时六百余年。北峰东南侧正中的 大住圣窟凿于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是这处石窟造像中的杰作,平面 呈长方形,面积 5.8 平方米。门圆拱状,两旁雕刻罗那延神王和加毗罗神王 像,手持叉剑,刚劲凶猛,门额上方凿一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窟内顶部 刻莲花藻井,周围刻飞天,生动飘洒。窟的东、西、北三壁皆有一拱券式龛, 内雕一佛二菩萨,两旁又竖刻不同姿势的坐佛像,每排七尊,每壁十四。门 的内壁刻有二十四个佛名,至今保存完整。石窟多为浅窟,内雕各种塔刹(为 隋唐以来历代名僧的灰身塔)和殿字。灵泉寺旧址上还保存一对北齐石塔(其 一为高僧道凭法师烧身塔),一对唐代石塔,一对北朝石狮。是研究我国古 代宗教、建筑和民间雕刻艺术的实物资料。
【珍珠泉】在河南安阳县城西 20 公里的水冶镇西。水面 13.000 多平方 米,平均水深 2 米。有三个主泉。泉水清澈,涌如串串珍珠,故名。相传北 宋名将韩琦领兵西征经此,兵马于渴无水,韩琦气急,一剑人地,泉水随剑 涌出,故又名宝剑泉。又传韩琦的战马咆哮嘶鸣,一蹄踏陷,清泉涌出,又 成一泉,名马蹄泉。另一泉形如卧龙,故称卧龙泉。三泉周围有九条土岭, 宛如九龙相依,因有九龙三泉之称。湖水周围建有石栏,可凭栏观鱼。湖中 筑小亭,亭旁有古柏,其中两株地面相距五尺,而在四尺高处合为一株,有 如门洞,游人可通,与珍珠泉合称“柏门珠沼”。珍珠泉周围还有狮、象、 猴等石雕。
【修定寺塔】在河南安阳县城西北 35 公里的清凉山南麓。修定寺毁于清 末。塔建于唐代,方形单层,现仅存塔身,残高 9.5 米。四外壁由不”同类 型的模制浮雕砖镶嵌而成,有青龙、白虎、真人、武士、金刚、力士、铺首、 宝象、侍女、飞天、胡人、童子、天马、猛狮、花卉、彩带等七十二种图案。 构图严谨,造型生动逼真。南壁设券门,门洞亦用浮雕砖砌成。半圆形石质 门额上为三世佛造像龛,雕刻佛像、弟子、菩萨、天王像九尊,佛像背后有 火焰纹背光,具有盛唐的艺术风格。造像下有庸咸通十一年(公元 870 年) 草书题记。石质门框遍刻牡丹图案等。塔外壁的浮雕砖与内层砖用样卯相套 和犬牙交错的砌筑方法连接,使整个塔身浑如一体。此塔造型优美壮丽,砖 雕精巧雅致,是唐代砖刻艺术的珍品。
【大伾山】又名黎山。在河南浚县城东南。山上有道观佛寺、亭合楼阁 一百余间,石雕题记三百余处。山势巍峨,松柏苍郁,秀丽幽静。东麓的天 宁寺内有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 959 年)刻的《准敕不停废碑记》,为山 上现存最早的碑刻,是研究后周灭佛的重要资料。寺后一躯石佛坐像,高达 27 米,北魏时曾建楼保护,后毁于兵火,明代重建。此楼共分三层,有木梯 可登,因佛高于楼,故有”八丈石佛七丈楼”的佳话。大石佛附近有著名的 唐代《大伾山铭》摩崖题记及藏经阁、丰泽庙、龙洞、吕袒洞、禹玉庙、阳 明书院、壶天道院等胜迹。
【西门豹大夫祠碑】在河南安阳县丰乐镇西门豹祠内。碑刻于北宋嘉祐 二年(1057 年)。马需撰文,楷书,工整疏朗,秀劲挺拔。碑文记述魏文侯 派西门豹出任邺令及治邺事迹。西门豹治邺时,革除巫觋为河伯娶妇的陋俗, 并开凿水渠十二条,引漳水灌溉,以发展农业生产。为纪念西门豹业绩,曾 建柯祟祀,立碑记功。祠始建时日不详,宋代曾重建。因年久失修,祠圮碑 存。
【灵泉寺石窟】在河南安阳县城西南 25 公里的宝山。山有南北两峰,中 有一东西向峡谷,石窟即在峡谷两侧,因中间旧有灵泉寺,故名。北峰东南 侧为一百零六宙,南峰西北侧为六十四窟,共一百七十窟。从东魏武定四年 (公元 546 年)开凿大留圣窟起至宋末,历时六百余年。北峰东南侧正中的 大住圣窟凿于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是这处石窟造像中的杰作,平面 呈长方形,面积 5.8 平方米。门圆拱状,两旁雕刻罗那延神王和加毗罗神王 像,手持叉剑,刚劲凶猛,门额上方凿一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窟内顶部 刻莲花藻井,周围刻飞天,生动飘洒。窟的东、西、北三壁皆有一拱券式龛, 内雕一佛二菩萨,两旁又竖刻不同姿势的坐佛像,每排七尊,每壁十四。门 的内壁刻有二十四个佛名,至今保存完整。石窟多为浅窟,内雕各种塔刹(为 隋唐以来历代名僧的灰身塔)和殿字。灵泉寺旧址上还保存一对北齐石塔(其 一为高僧道凭法师烧身塔),一对唐代石塔,一对北朝石狮。是研究我国古 代宗教、建筑和民间雕刻艺术的实物资料。
【珍珠泉】在河南安阳县城西 20 公里的水冶镇西。水面 13.000 多平方 米,平均水深 2 米。有三个主泉。泉水清澈,涌如串串珍珠,故名。相传北 宋名将韩琦领兵西征经此,兵马于渴无水,韩琦气急,一剑人地,泉水随剑 涌出,故又名宝剑泉。又传韩琦的战马咆哮嘶鸣,一蹄踏陷,清泉涌出,又 成一泉,名马蹄泉。另一泉形如卧龙,故称卧龙泉。三泉周围有九条土岭, 宛如九龙相依,因有九龙三泉之称。湖水周围建有石栏,可凭栏观鱼。湖中 筑小亭,亭旁有古柏,其中两株地面相距五尺,而在四尺高处合为一株,有 如门洞,游人可通,与珍珠泉合称“柏门珠沼”。珍珠泉周围还有狮、象、 猴等石雕。
【修定寺塔】在河南安阳县城西北 35 公里的清凉山南麓。修定寺毁于清 末。塔建于唐代,方形单层,现仅存塔身,残高 9.5 米。四外壁由不”同类 型的模制浮雕砖镶嵌而成,有青龙、白虎、真人、武士、金刚、力士、铺首、 宝象、侍女、飞天、胡人、童子、天马、猛狮、花卉、彩带等七十二种图案。 构图严谨,造型生动逼真。南壁设券门,门洞亦用浮雕砖砌成。半圆形石质 门额上为三世佛造像龛,雕刻佛像、弟子、菩萨、天王像九尊,佛像背后有 火焰纹背光,具有盛唐的艺术风格。造像下有庸咸通十一年(公元 870 年) 草书题记。石质门框遍刻牡丹图案等。塔外壁的浮雕砖与内层砖用样卯相套 和犬牙交错的砌筑方法连接,使整个塔身浑如一体。此塔造型优美壮丽,砖 雕精巧雅致,是唐代砖刻艺术的珍品。
【大伾山】又名黎山。在河南浚县城东南。山上有道观佛寺、亭合楼阁 一百余间,石雕题记三百余处。山势巍峨,松柏苍郁,秀丽幽静。东麓的天 宁寺内有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 959 年)刻的《准敕不停废碑记》,为山 上现存最早的碑刻,是研究后周灭佛的重要资料。寺后一躯石佛坐像,高达 27 米,北魏时曾建楼保护,后毁于兵火,明代重建。此楼共分三层,有木梯 可登,因佛高于楼,故有”八丈石佛七丈楼”的佳话。大石佛附近有著名的 唐代《大伾山铭》摩崖题记及藏经阁、丰泽庙、龙洞、吕袒洞、禹玉庙、阳 明书院、壶天道院等胜迹。
本文标题:河南省旅游名胜_安阳市 安阳县 浚县(2)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1/1070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1/10704.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1/1070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1/10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