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旅游名胜_延安市 安塞县 子长县 黄陵县
【王家坪革命旧址】在陕西延安市西北玉家坪村。1937 年至 1947 年, 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部的所在地。大门面向西南,分南、 北两院,南院是政治部,北院是司令部。南院有砖木结构的军委礼堂,有毛 泽东、王稼祥等人的旧居。北院又分前院和后院。前院有军委会议室和彭德 怀旧居;后院有朱德旧居。北面山坡上的院子是参谋部和叶剑英旧居。1946 年 1 月至 1947 年 3 月,毛泽东在此写有《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 重要文章,并领导全国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在陕西延安市北门内的凤凰山脚下。1937 年 1 月 至 1938 年 11 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在长征结束后由保安(今志丹县)来到这 里,领导中国革命。有毛泽东和朱德旧居。毛泽东在这里写有《实践论》、 《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许多重要文章。 1937 年 10 月和 1938 年 4 月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英国记者贝特兰和国际主义 战士诺尔曼·白求恩。 【延安宝塔】在陕西延安市东侧延河岸边土山上,因塔建于山顶,故山 名宝塔山。塔建于明代,清代曾多次修葺,故外檐全为清代风格。高 44 米, 八角形,旁有明崇帧年造铁钟一口,1937 年 7 月 1 日后,中国共产党中央进 驻延安,宝塔成为延安革命圣地的象征。 【杨家岭革命旧址】在陕西延安市西北约3公里杨家岭村,1938年至1940 年、1942 年至 1943 年,中共中央曾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旧址大门面向西 南。进门为砖木结构穹窿式建筑的中央大礼堂。礼堂后面有一座砖木结构的 三层小楼房,是中央办公厅。北面山上最西边的院子是周恩来旧居,东边的 院子是朱德旧居,向东是毛泽东旧居。东北有一排窑洞,是中央直属机关的 旧址。党中央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战争,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 高潮,领导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毛泽东在此写有《反对投降活动》、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 策略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许多重要文章,1945 年,中 共六届七中全会在这里召开。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 年 4 月 23 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附近有延安革命纪念馆。 【枣园革命旧址】又名延园。在陕西延安市西北 10 公里处。1940 年至 1942 年、1944 年至 1947 年,为中共中央书记处的所在地。枣园大门面东偏 南。进门是四方形砖木结构的中央小礼堂。与之相对的一边是作战研究室、 休息室和机要办公室三座相类似的平房。礼堂背后的山下,有任弼时、刘少 奇、彭德怀的旧居,山上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旧居。西北一幢房子, 是苏联医生阿洛夫旧居。下边沟道里的窑侗、房子是中央社会部旧址。沟底 河渠边有当年为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开追悼会的上讲台。整个枣园,花木繁茂, 风景优美。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陕西省(1035)抗日战争、整风运动和大生 产运动。筹备了党的七大。毛泽东在这里写有《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 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关于重庆谈判》等许多 文章。朱德在这里起草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在这里起草 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等文章。 【清凉山】在陕西延安市东北。与风凰山、宝塔山隔延河鼎立。北宋政 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登临时曾写道:“金明阻西岭,清凉峙其东,延水正中 出,一郡两雄城。”说明它的雄伟和壮丽。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总社、新华 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中央印刷厂等机构都曾设在这里。山上有唐、宋时 雕凿的石窟寺万佛洞,有数以万计的大小佛像、菩萨、力士等石刻,神态各 异,生动逼真;有历代名人学者摩崖题刻五十多处的诗湾,真草篆隶,参差 错落。此外尚有月儿井、琵琶桥、仙人洞、撒珠坡、桃花洞、定■泉、天下 奇观、宛然云霞、水照延安等古迹。 【芦关】在陕西安塞县城北约 70 公里的上门山谷。北与靖边县界连接, 形势险要。东西两边崖壁悬立如门户,崖头有东西二城旧址。自秦汉隋唐及 至宋元明清,多在此戍兵固守。因其地北控河套,西藩灵武,为军家必争之 地。芦关风光壮丽,特别是冬雪覆盖之下,更为美观,前人曾有诗赞美说: “芦关居要塞,北连沙漠边。阴山横其背,积雪冈峦巅。骑驴寻梅者,椎敲 访名贤。鸿爪留印迹,坐寒月夜毡。” 【石宫寺】在陕西子长县安定镇北钟山南麓。是石崖上的一座石窟,高 5.5 米,深 10 米,宽 16 米,内有八根方形石柱承托窟顶。共雕造一佛二弟 子二菩萨像。八柱间及窟壁全部雕刻着佛本生故事,各具形态,栩栩如生。 是一批比较典型的宋代石刻造像群。从窟壁题刻看为北宋治平四年(1067 年)建造。
【吕村万佛洞】在陕西黄陵县西 42.5 公里之吕村山坳,又名万佛寺、石 宫寺。侗恿为方形平顶,宽 9.5 米,深 8.7 米。窟正中有长 5.8 米、宽 5 米、 高 1.2 米之基坛,坛前两侧有方形石柱直顶洞顶,坛上造佛像三尊,并有菩 萨和罗汉,高者近 3 米,矮者亦有 1 米许。洞内四壁及石柱周匝,布满佛、 菩萨和罗汉等浮雕。后壁雕佛说法故事,左壁雕佛本行故事。右壁雕佛涅槃 故事,前壁上部雕千手千眼菩萨,两侧雕有三米高佛像、护法和宝塔等浮雕。 整个洞窟内的雕象施彩贴金,造型匀称,体态丰满,形象生动。衣沼线条, 洗练流畅,弧形斜线条,刻画出人物静中有动的感觉。各壁造像旁的题记中 有宋绍圣三年(1096 年)、元符三年(1100 年)、政和五年(1115 年)等 年号,为研究中国宋代石刻的珍贵文物。
【黄帝庙】在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脚下。庙内古柏参霄,内有一株高 19 米,下围 M 米,中围 6 米,上围 2 米,为群柏之冠,相传为黄帝轩辕氏所手 植。又西阶下一株将军柏,传为汉武帝征朔方还时驻跸挂金甲于此,至今树 皮还有挂甲痕迹,柏液中出,似有断钉在内。庙中间有过亭,亭内有石碑七 十多通,为明清时所立,刻有历代皇帝祀祭碑文。
【黄帝陵】在陕西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距县城约 1 公里。有公路可通 山顶。山上古柏成林,郁郁参天,沮水回绕于左,形势不凡。轩辕黄帝,是 传说中的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陵高 3.6 米,周围 48 米。墓前黄帝陵有碑亭, 内有石碑一座镌“桥陵尤驭”四字,再向前有“古轩辕黄帝桥陵”石碑,系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陕西巡抚毕沅立。陵的南侧有一石碑上书”汉武 仙台”四字,碑侧有座高大的土台,传说是汉武帝征朔方回来,在此祭黄帝, 筑台祈仙。黄帝陵墓在甘肃、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但据《史记·五帝本纪》 以及《黄帝本行记》都说“黄帝崩,葬桥山”。
【吕村万佛洞】在陕西黄陵县西 42.5 公里之吕村山坳,又名万佛寺、石 宫寺。侗恿为方形平顶,宽 9.5 米,深 8.7 米。窟正中有长 5.8 米、宽 5 米、 高 1.2 米之基坛,坛前两侧有方形石柱直顶洞顶,坛上造佛像三尊,并有菩 萨和罗汉,高者近 3 米,矮者亦有 1 米许。洞内四壁及石柱周匝,布满佛、 菩萨和罗汉等浮雕。后壁雕佛说法故事,左壁雕佛本行故事。右壁雕佛涅槃 故事,前壁上部雕千手千眼菩萨,两侧雕有三米高佛像、护法和宝塔等浮雕。 整个洞窟内的雕象施彩贴金,造型匀称,体态丰满,形象生动。衣沼线条, 洗练流畅,弧形斜线条,刻画出人物静中有动的感觉。各壁造像旁的题记中 有宋绍圣三年(1096 年)、元符三年(1100 年)、政和五年(1115 年)等 年号,为研究中国宋代石刻的珍贵文物。
【黄帝庙】在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脚下。庙内古柏参霄,内有一株高 19 米,下围 M 米,中围 6 米,上围 2 米,为群柏之冠,相传为黄帝轩辕氏所手 植。又西阶下一株将军柏,传为汉武帝征朔方还时驻跸挂金甲于此,至今树 皮还有挂甲痕迹,柏液中出,似有断钉在内。庙中间有过亭,亭内有石碑七 十多通,为明清时所立,刻有历代皇帝祀祭碑文。
【黄帝陵】在陕西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距县城约 1 公里。有公路可通 山顶。山上古柏成林,郁郁参天,沮水回绕于左,形势不凡。轩辕黄帝,是 传说中的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陵高 3.6 米,周围 48 米。墓前黄帝陵有碑亭, 内有石碑一座镌“桥陵尤驭”四字,再向前有“古轩辕黄帝桥陵”石碑,系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陕西巡抚毕沅立。陵的南侧有一石碑上书”汉武 仙台”四字,碑侧有座高大的土台,传说是汉武帝征朔方回来,在此祭黄帝, 筑台祈仙。黄帝陵墓在甘肃、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但据《史记·五帝本纪》 以及《黄帝本行记》都说“黄帝崩,葬桥山”。
本文标题:陕西省旅游名胜_延安市 安塞县 子长县 黄陵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1/1043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1/10438.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1/1043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1/10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