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构造运动-地震(2)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8-13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二、地震的成因类型

根据地震的形成原因,可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等。

(一)构造地震(tectonic  earthquake)

由构造运动所引起的地震称构造地震。这种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特别是震级较大的地震均属此类。其特点是活动性频繁、延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最广、破坏性最大。因此,构造地震是地震研究的主要对象。

关于构造地震的成因,目前比较流行的是断层成因的弹性回跳说。该理论认为构造地震的发生是由于断层错动所引起的岩石的突然弹性反跳。可以以弹性钢片变形为例,当弹性钢片两端受力后发生弹性变形,积累弹性应变能量,当钢片弯曲变形到达极限时,便会突然断开,并且两侧的钢片分别向弯曲变形的反方向迅速弹回,在弹回的过程中释放原来所积累的能量并产生弹性波。与此类似,地壳或岩石圈也是具有弹性的刚体物质,在构造运动所产生的构造应力的作用下,也会产生弹性应变,积累大量应变能,当应力逐步增加到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石就会突然发生断裂或使地壳中原来已存在的断裂再次突然错动,断裂两侧的岩石以弹性反跳的形式恢复变形,同时释放大量的应变能产生地震。地震成因的弹性回跳说是1910年由美国学者里德(H.F.Read)提出的,该假说不仅已经在实验室中得到证实,并且符合野外的地震形变测量结果,因而得到普遍公认。但有人认为该理论只能解释浅源地震,不能解释中、深源地震,因为那里的岩石处于高温高压下,塑性较强,不可能发生断裂和弹性回跳。本世纪60年代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提出后,使中、深源地震的成因问题获得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二)火山地震(volcanic  earthqrake)

由火山活动所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火山活动时,由于岩浆及其挥发分物质向上运移,冲破附近围岩而发生地震。这类地震有时发生在火山喷发的前夕,可作为火山活动的预兆;有时则直接与喷出过程相伴随。通常,火山地震的强度不太大,震源较浅,影响范围较小。这类地震为数不多,约占地震总数的7%。主要见于现代火山分布地区。

(三)陷落地震(depression  earthquake)

易溶岩石被地下水溶蚀后所形成的地下空洞,经过不断扩大,上覆岩石突然陷落所引起的地震称为陷落地震。这类地震震源极浅,影响范围很小,只占地震总数的3%,地震能源主要来自重力作用,主要见于石灰岩及其它易溶岩石(石膏、石盐等)广泛分布的地区。此外,山崩、地滑及矿洞塌陷也可产生类似的地震。

(四)诱发地震

由于某种人为因素的激发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诱发地震。其中较常见的是水库地震和人工爆破地震等。水库地震是因水库蓄水而引起的地震。因为水库蓄水后,厚层水体的静压力作用改变了地下岩石的应力状态,加上水库里的水沿岩石裂隙、孔隙和空洞渗透到岩石中,起着润滑剂的作用,从而导致岩层滑动或断裂引起地震。由地下核爆炸也可以诱发出一系列的地震活动。一般认为,爆炸诱发地震是由于爆炸时产生的短暂巨大压力脉冲的影响,使原有的断层发生滑动而造成地震。

  本文标题:构造运动-地震(2)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47/992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47/9923.html

标签:地震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