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起源与演化-地球的演化(2)
大气圈在地球形成的最初阶段就可能存在,由于这一阶段的地质记录不清,只能通过天体地质情况的类比来获得信息。这时的大气圈可能比较稀薄,主要由H、He等元素组成。由于它们密度小,大部分逃离了地球的引力或者结合在矿物的晶格中,所以最初的大气圈存在时间并不长。
地球的排气活动(如火山活动)使大气圈产生了重要的变化,它使得大气圈在冥古宙晚期至太古宙时以H2O(水汽)和CO2为主,其次为N2、HCl、HF、NH3、CH4、H2S。许多科学家对古老岩石的气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以便了解地球发展早期的大气成分。Schidlowski(1972)估计早期大气圈中80%为水汽,10%为CO2,5%~7%为H2S,0.5%~1%为CO和H,还有HF、HClCH4等。Neruchev(1977)估计早期大气圈中CO2占98.8%,N2占1.1%(未考虑水汽)。认为当时大气压力约7MPa(大致相当于现在大气压力的70倍),考虑到CO2溶于水的部分,压力可能达到5~6MPa。Kazansky(1972)领导的科研组对35亿年前的石英岩进行气体包裹体研究,证明包体中CO2占60%,H2S、HCl、HF等占35%。
总之,早期大气缺氧,以CO2、H2O为主,其次为酸性气体。由于CO2和H2O的温室效应,当时的大气温度较高,热雨频繁。据Knaut和Epstein(1976)估计当时的地表温度约为70℃,海水的温度更高,由于当时大气压力高(以7MPa计算),水的沸点可达260°~285℃。
太古宙大气中游离氧没有或很少,末期大气中的氧气仅占5.5%(Kazansky,1973),这时的氧含量可能与上层大气中的H2O受紫外线照射分解有关。太古宙已有生物存在,主要为自养的原核细胞生物。生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主要限制在水圈里,并且与Fe2+保持平衡,使其转化为Fe3O4,形成条带状含铁岩石,所以大气中氧很少。在太阳光及高能紫外线的作用下,水中的光合植物(如蓝藻、绿藻)逐渐增加,氧的生产量越来越多,Fe2+则减少,二者的平衡被破坏,于是较多的氧气在元古宙进入大气圈。
大气圈中氧的出现或增加又开创了新的细胞和有机体的形成阶段,出现真核生物。随着有机界的发展,氧的积累又逐渐增加,元古界末期大气中氧含量达到12%,中生代初达氧含量到18%。O2与NH3化合产生N2和H2O,而CO2则由较高的含量逐渐降低到现在的水平。
元古宙时期大气层中CO2减少并进入水体中,使得该时期开始形成大量的灰岩和白云岩(碳酸盐岩类)。碳酸盐岩沉积又可释放出氧气逃到大气圈。大气圈中的氧气受紫外线照射,某些氧分子变成氧原子和臭氧,由于它们的强化学活动性,使地表的物质发生氧化,因此显生宙时期开始出现广泛的红色地层堆积(即红层,red beds)。臭氧在光化学作用下不断积累,形成了对有害紫外线的屏蔽。
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深海钻探表明,洋底沉积层的年龄均不超过1.7亿年,现有各大洋洋底主要是近2亿年来海底扩张的产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大洋发展历史仅限于中生代以来。自地球上出现了水以后,也就开始了大洋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过程。目前最老的沉积岩年龄近40亿年,说明当时地球上已有水的存在。
地幔和地壳中有很丰富的结构水(主要存在于矿物的晶体结构中),火山活动使得H2O析出。按现在火山喷气的速率计算,自地球形成以来排出的水远比现在水圈中的水少得多,推测在地球形成早期一定存在非常强烈的火山活动。Schopf(1980)认为地球上的大部分水在地质历史的早期阶段便已积聚形成,距今25亿年前海水的体积已颇具规模。海洋动物群是海洋演化的见证,海洋动物大多数纲和几乎所有的门在早古生代就已存在,早古生代以来并未演化出新的门类。海洋动物的古老性证明了大洋具有久远的历史。
20亿年前开始有碳酸盐岩类(主要为白云岩)沉积,海绿石在12~15亿年前的岩石中就已存在,层状燧石和富硫沉积物等的存在都说明很早的海洋中就已富有盐分。当时的海洋与现在的海洋有一定的差别,Eh、pH值都较低。早期的海洋盐度变化可能较大,因为在前古生代发现的许多微生物似乎反映了淡水环境。尽管水圈的主体形成较早,但现在的水圈是逐渐积累起来的。目前关于水圈早期历史的资料较少,对它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大部分是逻辑上的推测。
大气圈和水圈的形成与发展使得地球表层动力系统逐渐完善。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出现各种气候、水文和地质现象。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变化直接引起地表对太阳光反射率的变化,反射率高气候寒冷,反射率低气候暖热,当然影响地球表面温度变化的因素还较多。许多学者对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趋势和历史进行了研究,Knaut和Epstein(1976)估计地表年均温在太古宙约为70℃,元古宙晚期约为52℃,古生代末约为20℃,中生代约为35℃,现在为15℃。Salop(1977)对地质历史时期的气温和冰川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如图12.17(图略)。这些结果主要是根据沉积物中同位素资料获得的,不同学者,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47/990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47/9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