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旅游区域-地中海地区东部各国
第四节 地中海地区东部各国
地中海东部,这里指巴尔干半岛上的西北部五国和阿尔巴尼亚、希腊,以及地中海中的马耳他等。
这些国家的旅游规模都较小,旅游客源都依赖于欧洲的发达国家,旅游收入是这些国家的重要外汇来源。地中海东部夏季比西部热,且夏季时间长,生活费用低,这些优点对于欧洲北部的旅游者来说,可以抵消距离远的缺点,所以地中海东部可与西部已形成的旅游中心相竞争。该地区的沿海、气候、历史和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政治和文化因素一直在支配这里的旅游规模和发展。
一、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地区
这一地区包括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南斯拉夫与马其顿五国。面积约25.58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380 万。本地区西南濒临亚得里亚海,海岸线达2100 公里之多。周围国家有: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和阿尔巴尼亚。
本地区内,山地、高原约占总面积的2/3,西部的迪纳拉山脉等为阿尔
卑斯山脉的东南延续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一般海拔达1500 米。东部塞
尔维亚山地,为巴尔干山的延续部分,海拔较低,一般海拔约1000 米。二者
之间为塞尔维亚-马其顿高原,摩纳瓦河与瓦尔达尔河纵贯高原,并构成沟通
南北的交通孔道。北部斯洛沃尼亚丘陵也是阿尔卑山脉向东南的延续部分,
海拔一般200~500 米。北部平原,为萨瓦河、德拉瓦河等与多瑙河共同冲积
成的平原,地势低平,多在海拔100 米以下。这里土地肥沃,经济发达。
这一地区的西部沿海地带属地中海气候,东部属大陆性气候。旅游资源
丰富,旅游业比较发达。
西部沿海旅游地带,北起伊斯特拉半岛,南至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国
界线附近亚得里亚海的滨海地带。大陆海岸线长700 多公里。沿海石灰岩质
低山脊露出海面,成为与海岸平行的狭长岛屿和半岛,被海水浸没的峡谷,
成为狭长的海峡和海湾。这类海岸在地理上具有代表性,称为达尔马提亚式
海岸。这一地带属地中海气候,冬季温暖少雨,阳光充足,加以背山面海,
有“山如蟠龙,入海为屿”之势。同时,这里空气清新,环境雅致,并多历
史文物,以及旅游设施齐备、有高速公路与附近国家相连,久已成为疗养、
度假旅游胜地。
波雷奇,在本地带的北段,伊斯特拉半岛西岸,是新发展起来的旅游地
之一,属克罗地亚。这里70 多公里长的沿海旅馆如林,有设备豪华的高耸大
厦,也有掩映在松林中的白色和红色的低矮的别墅,海滩附近还有旅行野营
地。旅游区内有海滨浴场、儿童游艺场及多种娱乐设施。此外,还有罗马时
代和中世纪的建筑,其中以拜占庭艺术杰作幼发拉西乌斯教堂最著名。
普拉,在伊斯特拉半岛南部海滨,克罗地亚的名城,历史悠久,也是重
要港口和工业中心。市内保存着完好的博物馆、寺庙、教堂等罗马时代建筑。
市中心古罗马时期的椭圆形竞技场约有2000 年历史,其墙高30 余米,全用
石块砌成,可容纳2 万观众。公元前1 世纪建造的胜利拱门和公元1 世纪的
奥古斯都庙也是重要古迹。近期每年在这里举行电影节等文化活动,吸引不少游客。
里耶卡,克罗地亚的最大海港和亚得里亚海最大航运枢纽之一,也是中
欧国家通向地中海的重要出口之一,造船和炼油业发达。它位里耶卡湾的北
端,三面环山,海岸曲折,附近多宜人的温泉,也是一个旅游胜地。
扎达尔,在达尔马提亚海岸的中段,外有岩岛屏护,海滩平缓,是国际
旅游和休假胜地。建有考古博物馆、海洋陈列馆、罗马时代纪念碑,以及中
世纪的教堂和宫殿。
斯普利特,在沿海的中段,克罗地亚的第二大海港。城市以罗马皇帝的
戴克里先夏宫为核心发展起来。该宫建于公元305 年,约占地3 万平方米,
宫墙高20 米左右,厚2 米,它正门的6 根大理石柱是从中东采运来的。整个
建筑工程浩繁,宏伟壮丽。它附近的萨洛瓦城是一座有价值的历史遗迹。公
元7 世纪萨洛纳居民为逃避外族入侵,陆续在夏宫周围建起住房、教堂、作
坊、商店,并形成了布局协调的城市。至今戴克里先宫列柱廊、他的陵墓、
朱庇特庙等保存完好。市内还有考古博物馆、画廊等。登上玛丽安山,可鸟
瞰全市和海港风光。
杜布罗夫尼克,在海岸带的南段,是克罗地亚的最大旅游胜地和疗养中
心,有“亚得里亚海明珠”和“城市博物馆”之称。城市分旧城和新城两部
分。旧城有建于14~16 世纪的城堡。它屹立在突出于海水的巨大岩基上,城
堡用花岗岩石料筑成,墙厚5 米,高22 米,长1940 米,外有护城河环绕,
墙上筑有许多炮楼。城内保存有完好的14 世纪的药房、教堂、修道院、华丽
的宫殿与壮观的钟楼。沿山坡一排排红顶小房等古欧式建筑中,耸立有高大
旅馆,五光十色煞是好看。古建筑具有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时代
风格、巴罗克风格,街道和街灯也是中世纪式的,是欧洲中世纪建筑保存较
完好的城市。每天中午12 时和晚6 时,教堂的36 只大钟齐鸣,声音回荡十
分悦耳。新城建在中部滨海缓坡上,有现代剧院、豪华旅馆,以及其他旅游
设施。这里岛屿星罗棋布,海水荡漾,林木葱笼,阳光和熙,是旅游佳境。
巴尔,濒临巴尔湾,是南斯拉夫海滨的一个旅游地。自1975 年贝尔格莱
德-巴尔铁路修通后,巴尔的经济和旅游业迅速发展。每年从南斯拉夫内地、
邻近国家,以及其他欧洲国家来这里观光游览的人很多。它附近的圣斯岛,
曾是海盗和渔民聚集之地,50 年代起兴建了许多旅馆,吸引了不少游客。
采蒂涅,是距海岸不远的古老山城。其西有洛维圣山。该市人民具有反
抗外族侵占的传统,历史上曾长期与土耳其、奥匈帝国侵略者进行斗争,二
战期间在反抗法西斯德、意侵略军的斗争中,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它以其获
“人民英雄”称号的人数最多和牺牲人数的比例最大被授予光荣的“英雄城”
雅称。
在这一地区的内陆,也有一些旅游地。它们虽具备沿海山水之美,但也
各有自己的独特风貌和对旅游者的巨大吸引力。
卢布尔亚那,斯洛文尼亚的首都,在国家西部、萨瓦河上游一个盆地里。
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和交通中心。现在仍是自意大利、奥地利等国
通向多瑙河、巴尔干半岛各国的交通枢纽。1895 年曾遭受地震严重破坏,但
许多建筑物完好无损。主要古迹有:公元前三四世纪的罗马古城遗址、18 世
纪圣尼古拉总教堂、1702 年兴建的音乐馆,以及一些17 世纪的巴罗克式建
筑等。该城的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有著名的艺术院,它的画廊、图书馆和国
家博物馆享有盛誉。城市的大学生人数占市总人口的1/10,有“大学城”之称。1979 年在市区街道上安装供暖设备,也是世界的创举,冬天街上不见雪
迹。
马里博尔,德拉瓦河畔的古城和夏季旅游地。现存最古老建筑为12 世纪
的圣约翰教堂、以雕刻闻名的15 世纪城堡、17 世纪的高41 米的古塔等。附
近有瀑布胜景。
萨格勒布,克罗地亚首都,位于萨瓦河两岸,是一个重要工业和贸易中
心。自1864 年第一次在这里举办国际博览会以来,已有130 年历史,每年4
月和9 月为博览会会期。市中心有共和国广场。罗马天主教主教、东正教主
教、基督教主教和犹太教牧师都居住在城内。西北66 公里的库姆罗韦茨村是
铁托的故乡,建有铁托故居纪念馆。
萨拉热窝,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首都,位于萨瓦河支流波斯尼亚河
上游地区。四周群山环绕,风光旖旎,市内兼有19 世纪奥地利风采的黄褐色
楼群和东方格调的楼阁,以及土耳其工艺作坊。这里是穆斯林的集中地,有
“欧洲开罗”和“穆斯林城”称号。全城有清真寺百余座,其中最古老的建
于16 世纪。街头阿拉伯化古老市场以制作和出售阿拉伯式铜、银器和手工艺
品闻名遐迩。市内还保留着土耳其统治时期老城,石铺的街巷,低矮的店铺
和作坊,这与市中心高大新建筑相比两种格调大异其趣。奥匈帝国皇储斐迪
南居住过的别墅在郊外一个大花园里,它邻近的林荫道有近200 年的历史。
城郊的帕莱和伊利扎是疗养胜地。萨拉热窝的冬季积雪可从12 月持续到4
月,有开展冬季体育运动的好场地。1984 年国际第14 届冬季奥运会即在该
市举办。市内铁托大街上建有为纪念二战期间保卫萨拉热窝而牺牲的烈士的
纪念碑。碑前设有长明火炬,象征烈士精神永存不灭。
莫斯塔尔,在内雷特瓦河上。城内建筑多受土耳其影响,现在还保留有
土耳其统治时期的石堡和城墙雉堞的遗迹。最著名的古迹是一座石板拱桥—
—内雷特瓦桥,桥面宽27 米,高18 米,建于1556 年。由于年代久远,桥面
石板已被磨光,留下道道车辙。现在石桥依然完好,城市也因它而名扬四方。
石桥附近有出售肉条的餐馆、制仚坊、被称为迷宫的地下餐厅。莫斯塔尔烈
士陵园建于郊外一个绿林环境、风光旖旎的山坡上,陵园里有600 多烈士的
纪念碑。
贝尔格莱德,座落在萨瓦河注入多瑙河处,是南斯拉夫的首都和最大城
市,也是多瑙河航运中心、巴尔干半岛交通枢纽、中西欧和近东的连接点,
战略地位重要。贝尔格莱德意为“白城”。它已有2000 多年历史,遭受过数
百年的异族统治和40 次严重破坏。萨瓦河的北岸为新城(新贝尔格莱德)。
新城马路宽阔,绿树成行,高楼拔地而立。旧城内罗马时代的古迹卡列梅格
丹城堡,已辟为公园,内设军事博物馆。公园内山岗上1928 年修建的多利安
式圆柱,又名胜利圆柱,柱顶立有昂首瞻望的青铜武士像,被当作贝尔格莱
德的象征。共和国广场附近保留有一条19 世纪风貌的大街,街不很长,宽约
20 米,地铺卵石,两端悬挂绘着斜插麦穗的礼帽和手杖的旗子,它们是这条
大街的标志。这里曾是爱国艺术荟萃之地,以往塞尔维亚的诗人、画家们刻
在墙上的、反对奥斯曼统治的诗、歌、画等依稀可辨。每年4 月初居民在这
里举行为期19 天的联欢节。德迪涅山的乌日策大街15 号,已故总统官邸的
玻璃花房(20×15 平方米),现为铁托的陵墓。陵墓用白色大理石砌筑,长
12 米,宽5 米,略高于地面。南郊高519 米阿瓦拉山顶古堡遗址,建有无名
英雄纪念碑,碑由黑色和紫色大理石砌成,上部刻有永恒的火炬,底部为层层阶梯,中间有8 根刻着身穿民族服装英姿飒爽的女像柱,庄重肃穆。
尼什,在南摩拉瓦河支流尼沙瓦河岸,扼国际公路与铁路的交通枢纽,
历来为军事、交通和贸易重镇。它曾受土耳其统治500 年,1804 年土耳其军
队血腥镇压了塞尔维亚人的反抗义举。1809 年占领者用起义者的头颅和泥土
混合建造一座“纪念塔”,塔高4.5 米,共有952 个起义者头颅,它们分成
56 行,每行17 个。当时,这一暴行震惊了全世界。现在,塔的模型陈列在
南斯拉夫的博物馆里。二战期间,这里被法西斯德国占领,并成为集中营所
在地。有个集中营关押过3 万多被俘人员。1942 年2 月12 日集中营里的爱
国者组织了一次越营起义,105 人逃出了集中营。战后,在集中营旧址建立
了“二月十二日纪念馆”,陈列有关法西斯各种暴行的罪证。原集中营的围
墙、哨楼、牢房、铁丝网仍按原样保留,作为南斯拉夫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
场所。市西南的布巴尼山曾是爱国者殉难之地,现辟为公园。园内建有3 座
纪念碑,其为高低不同的手臂握拳高举,象征烈士英勇不屈的精神。每年庆
祝尼什解放日时,在纪念碑前举行盛大集会。市东南有尼什卡-班亚温泉,那
里是疗养胜地。
克拉古耶瓦茨,在摩拉瓦河一条不大的支流的岸边,二战时期被法西斯
德军侵占。1942 年10 月21 日,德军在这里进行了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当时,敌军规定,只要一个德军被杀,必须杀死100 个南斯拉夫人;一个德
军受伤或失踪,必须杀死50 个南斯拉夫人。在一次游击队英勇机智的袭击敌
人的战斗中,击毙德寇50 人,伤40 人。德军为了报复,一天内竟枪杀了当
地7 岁以上的全部男人,遇难者达7000 人。战后为了永久悼念这些无辜者,
修建了“十月二十一日纪念馆”和纪念公园。纪念馆造型奇特,它是由高低
不一的十个巨大方柱连在一起,左右各伸出一幢平房似的建筑。展厅墙用红
砖砌成,象征人民的鲜血,四周无窗,表示德寇侵占时的暗无天日。大门前
面的墙上有黑、红两个大圆球。黑球上插满长枪、刺刀,表示敌人的凶残;
红球上有无数长条如火舌翻腾,象征人民的不屈斗争,红墙的每块砖上,刻
有一个受难者的名字,7000 块砖,7000 名受难者。展厅的闪亮玻璃窗里不停
地映出受难者半身像:白发老人、稚气孩童、工人、农民、教师、科技人员⋯⋯。
展厅出口处还有一黑、一红两个大圆球,象征德寇的覆灭和人民的胜利。附
近的纪念公园里立有一座V 字形纪念碑。突出的三角形表示鹰的两翼,寓意
年青之鹰展翅飞翔。纪念碑旁有一由33 座墓组成的三角形墓群。这里埋葬的
是些遇难的幼年学生和教师。当时,师生们正在上课,德寇包围了学校,进
行大屠杀。石碑上刻有学生们死前写下的诗句:“我们同一年生的,同一天
上课,同一天同一地方种牛痘,同时死在一个地方!”
斯普科里,内陆国马其顿的首都,位于瓦尔达河上游岸边,多次遭战争
和地震破坏。1963 年7 月该市又发生强烈地震,85%的建筑物受到破坏。震
后经重建,街道宽阔整齐。但火车站大楼保留受损原状,以资纪念,并辟为
博物馆。博物馆楼上的大时钟的指针始终指着地震发生的时刻,5 时17 分。
市内有初建于罗马统治时期、15 世纪又经重建的瓦尔达尔河大桥。其他古建
筑有土耳其城堡和清真寺。
奥赫里德,在马其顿的西南部,马-阿界湖奥赫里德湖的东北岸。这里湖
光山色、令人陶醉,加以宜人的地中海气候,同时有历史年代遗留下的教堂、
修道院、城堡与塔楼,以及湖中残留的欧洲大陆冰川期以前的某些生物孑遗
和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迹,所以这里成为国际性旅游和疗养胜地。这里每年还举办奥赫里德之夏节和巴尔干节,演出当地精彩民间歌舞和音乐。
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地区五国在1988 年接待了900 万外国旅游者,虽然远
不及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三国共接纳9000 万人),但在地中海东部却居
于首位。其现代旅游业是从60 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起来的,到1990 年已达
到成熟阶段。1991 年以来,因形势变化和各种冲突,导致了旅游业受挫。
1.旅游业的发展 本地区亚得里亚海岸旅游业的发展,有些方面与法国
和意大利沿海很类似。在1813~1918 年间,这里沿海许多地区在奥地利统治
之下,奥地利王室曾到这里的一些旅游胜地(如奥帕蒂亚)巡游。1880~1900
年,伊斯特拉半岛及达尔马提亚海岸成为欧洲最时髦的旅游区。在两次世界
大战之间,杜布罗夫尼克海滨颇受法国和捷克人的喜爱。
二次大战破坏了本地区的国际旅游业。战后,南斯拉夫于1945 年成为社
会主义国家,出入境都受到限制。国际旅游直到1961 年才得以恢复。但1965
年以前,国内公民旅行受到一定限制。80 年代,亚得里亚公路建成,驾车旅
游者首先到达南斯拉夫的阿尔卑斯山,之后又到达伊斯特拉半岛和达尔马提
亚海岸,这促进了汽车旅馆和野营地的发展。
国内旅游市场也在60 年代中期开始发展,60 年代后期在建设旅馆和度
假村的同时,也进行了海岸旅游地的系统开发。到1973 年以前,旅游增长每
年达20%,外国旅游者达到600 万人。70 年代,受世界经济形势和国内旅游
政策影响,旅游增长缓慢。进入80 年代,旅游者又重新开始增加,以致新住
宿地的开发赶不上这种增长,导致住宿地短缺。自1980 年以后,国内经济发
生一些问题,通货膨胀,货币(第纳尔)贬值严重。所有这些,导致国内旅
游下降,而货币贬值对外国旅游者的好处也被其通货膨胀所抵销,因此南斯
拉夫的旅游业停滞不前。1987 年,它接纳了600 万度假旅游者。同时,由于
旅游业面对希腊和土耳其的竞争而困难重重。1988 年虽然提出了新的旅游发
展战略,目的在于扩大住宿地并使其现代化、旅游活动的多样化,包括水上
运动、观光旅游、狩猎、商业旅游等,但是,90 年代初,南斯拉夫解体,部
分地区战火声使旅游业发展的新势头受到遏制。
2.住宿地的供给和旅游客源 近期,该地区的旅馆、度假村和汽车旅馆
占总床位的1/4,主要为航空包价旅游者服务,客源多半来自英国、美国和
瑞士。约总床位的1/4 是野营地,多半为德国人、法国人、奥地利人和荷兰
人服务。在住宿地总量中,大约有1/3 是私人房屋,其中一半供给国内旅游
者作为度假旅游营地。住宿地容纳量并不能真正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住宿地
多半位于亚得里亚海岸,一度为了将旅游者吸引到内地去,以便使那里也能
从旅游业中获得经济利益的构想,至今未能实现。
这一地区有三个主要旅游客源国,即德国、意大利和奥地利,1987 年分
别占外国旅游者的31%,13%和9%。这些国际旅游者大多驾车越过边界,
投宿于野营地和私营住宿地。在客源国经济不景气时期,他们的平均逗留时
间将会缩短。现在,由于当地的势态,必将改变其行动计划或转向其他国家,
因而形成旅游市场的变化。另外,这些旅游者在很大程度上对某些地区表现
出重复旅行的特点。北欧客源市场(包括英国在内)曾比较稳定和可靠。英
国客源在外国旅游者中占7.8%,居第四位。另有10%的客源来自东欧国家,
如捷克及斯洛伐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45/980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45/9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