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之苏伊士运河纪行(3)
这天中午,我们在苏伊士城打尖,品尝了别有风味的非洲烤鱼。这座地处运河南端扼守苏伊士湾的港口城市宁静而闲适。纵贯全城的通衢大道立着一尊巨大铁锚的雕塑,再清楚不过地点明了城市的特征。人行道两旁枣椰的树荫下,身穿阿拉伯长袍的穆斯林和头裹黑色披巾的妇女悠闲漫步,街头不时出现扬起灰尘的公共汽车与不慌不忙的马车并行的场景。商店很多,出售阿拉伯风格的工艺品和皮货的店铺多为旅游者青睐。在街头的咖啡馆里,抽着长长的阿拉伯水烟的男人们向我们热情的问候⋯⋯这里的生活节奏是缓慢的,洋溢着和平安宁的氛围。但是谁能想到,几年以前这里硝烟弥漫,到处燃起战争的火焰呢?
在西奈半岛的大漠深处,我们寻访了不久前的战争遗迹,那是用钢筋水泥筑起的明碉暗堡和一道道掩体,密如蛛网的铁蒺藜构成难以逾越的屏障,装甲车和坦克扼守着交通要冲。虽然听不见枪声和炮声,但是遮天蔽日的风沙之中,仍然可见战壕炮位隐藏着荷枪实弹的以色列士兵的模型。
这里,就是1967 年中东战争时以色列布防的“巴列夫防线”。这场战争使埃及丢失了西奈半岛,以色列在苏伊士运河东岸建造了长达170 公里的巴列夫防线,这个巴列夫就是当时以军参谋长的名字。以色列企图以坚固的工事据点构筑一条“马奇诺防线”,永远占领西奈半岛。
从那时起,苏伊士运河关闭了,埃以双方以运河为界陈兵对峙,战争的乌云笼罩在运河上空。一直到1973 年10 月,萨达特总统发起反击以色列的“十月战争”,精心准备的埃及军队出动200 架飞机、2000 门大炮向运河东岸的以军阵地猛攻。接着,8000 名埃及士兵乘坐1000 艘橡皮艇,强渡苏伊士运河,以锐不可挡之势突破巴列夫防线,取得了收复西奈半岛的决定性胜利。但是,在这同时,以军将领沙龙(当时任南部军区司令,后为以色列国防部长)率领装甲师突破苏伊士运河渡口,偷渡大苦湖,进入运河西岸,并包围了苏伊士城,使战局发生了戏剧性变化。于是苏伊士城陷于以色列军队的重重包围之中,尽管以色列的炮火使苏伊士城85%的房屋被毁,到处是断墙残垣,城内居民死伤惨重,缺水缺粮,但是苏伊士城的埃及军民顽强抵抗,坚守了整整100 天,也未让以色列军队踏入苏伊士城⋯⋯
十月战争后,苏伊士运河又回到埃及人民手里,西奈半岛的失地逐步收复,从1974 年始,苏伊士运河又开始大规模的清理工程。光是水雷就清扫了70 万枚,还有4 万个爆炸物、90 艘沉没的舰只、10 艘沉船⋯⋯耗资1.2 亿美元。1975 年6 月5 日,苏伊士运河在关闭8 年后重新开放。
现在,苏伊士运河水深提高到近20 米,河面宽300~350 米,运河长度延伸为195 公里。水深了,航道宽了,横断水域面积大大增加,通过的船只吨位由过去的6 万吨增加到15 万吨(满载货船),1982 年已有45 万吨超级油船通过运河。苏伊士运河不仅面貌一新,而且管理系统全部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技术人员全部是埃及自己培养的。每年,苏伊士运河给埃及带来20 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我们离开苏伊士城向大漠西行。远方的地平线上,如同海市蜃楼,一艘艘巨轮静静地浮现在一动不动的水波上。公路一侧耸立着一座座高大的水塔,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围墙贴着运河延伸,那一带就是苏伊士运河区,它在我的视线中渐渐远去,远去⋯⋯
上一篇:北非之开罗行
下一篇:北非之失落的古希腊文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18/943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18/9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