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长庄稼的盐碱土
盐碱土是中国北方及滨海地区含可溶性盐分过多的盐土和含代换性钠较多的碱土的统称,二者的性质虽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发生上有密切联系,且常交错分布,所以农民群众习惯笼统地称为盐碱土。
这类土壤在中国分布非常广泛,差不多遍及淮河—秦岭—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北的大半个中国,南方包括台湾在内的滨海地带和诸海岛沿岸也有分布。它们主要分布在地形比较低平,地面水流和地下径流都比较滞缓或者较易汇集的地段。由于含的盐分过多和碱性太大,要想种植庄稼,大多是很难成活的。但只要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它的增产潜力很大,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将有重大影响。
滨海地区出现盐碱土,是因为受海水影响的结果。海水影响土壤积盐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海水的直接浸渍、成土母质本身就含有较多的盐分。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滨海还处于水下堆积阶段的前期。一种是出水成陆后由于海潮入侵和顺河倒灌,把盐水补给到地下水中使土壤积盐。内陆地区出现盐碱土主要是因为气候比较干旱,成土母质中的各种盐分不易遭到雨水的充分淋洗和排走,而是随水带到排水不畅的低平地区,增大了地下水中的盐分含量。在蒸发作用下,盐分就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使土壤不断积盐,形成盐碱土。
盐碱土形成的共同特点是盐分不断向土壤上层累积。累积的形态,有呈薄层松脆盐结皮的,有呈坚硬盐结壳的,有呈不易打碎的盐磐的,有呈稍硬易散盐结核的,有呈疏松易陷盐粉末的,有呈矿质化半透明盐结晶的,有的与土体胶结成紧实的柱状或棱柱状结构等等。盐分的类型分别由一组氯根(Cl-)、硫酸根(SO4=)、碳酸根(CO3=)、重碳酸根(HCO3-)的阴离子和一组钠(Na+)、钾(K+)、镁(Mg++)、钙(Ca++)的阳离子相互组合。常见的有氯化钠(NaCl),硫酸钠(Na2SO4),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氯化镁(MgCl2),硫酸镁(MgSO4),碳酸镁(MgCO3),碳酸氢镁〔Mg(HCO3)2〕,氯化钙(CaCl2),硫酸钙(CaSO4),碳酸钙(CaCO3),碳酸氢钙〔Ca(HCO3)2〕等12 种类型,它们对庄稼的危害程度各不相同。在以钠盐为主的类型中,碳酸钠的毒性最大,其次是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毒性最小的是硫酸钠,危害程度大致按照10∶3∶1 的比例下降。在以镁盐为主的类型中,氯化镁和硫酸镁的毒性最大,碳酸镁和碳酸氢镁的毒性很小,几乎无毒害。在以钙盐为主的类型中,氯化钙的毒性极大,其余的硫酸钙、碳酸钙等基本上都无毒害。中国不同地区各种不同类型的盐土和碱土,就是由这些毒害程度不同的各种盐类形成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15/925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15/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