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三保,七下西洋打开异域门窗,哥伦布,四探北美撩起他乡面纱(3)
这些著作对于海洋风暴的预测都有所记述。如根据云、雾、风、虹和海浪以及海洋生物等出现的情况来预测风暴,而且也常用谚语形式表达。不少气象谚语是古代舟师长期观测的总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茅元仪认为《郑和航海图》“详而不诬”,因此收入《武备志》以昭来世,供后世远航和海防时参用。至今,国外有的学者还把这幅海图称誉为“一幅真正的航海图”,倍加赞扬。
郑和等人的远航,丰富了我国有关海洋地理的知识,特别是在海岸地形、海水深度和海洋气象等方面。
郑和下西洋,无论是在组织规模、航海技术方面,以及所掌握的地理知识,都代表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水平。
然而,由于多次出使都没有把经济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加以考虑和安排,以致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在郑和出使之前,明成祖就对他们此行反复诏谕,一定要“宣示威德”,“给赐其君长”,使“诸邦成听命”。不少国家后来也“遣使者随和朝贡”。
成祖十分开心,不久,“复命和往,遍赉诸邦”。郑和出使时携带出去的,绝大多数都是金银、钱币、瓷器、丝绸和铁器等生产资金和生活、生产资料。
然而,别国所回赠的多是“无名宝物”、“珍禽异兽”等专供皇室和贵族官僚享乐用的奢侈品,类似的交往,尽管“诸番利中国货物,益互市通商,往来不绝”,对国内商品生产在客观上起了一定促进作用。但是,每次远航,“前后耗费亦不赀”,给明朝政府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到了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被全部销毁,连远航使用的大型船舰也不再建造了。
15世纪以后,我国的航海探险事业之所以没有能够继续发展,反而由先进变为落后了,这主要应该归罪于明王朝制定的许多在今天看起来相当错误的政策。
明朝中叶以后,一些具有先进思想的学者大多认为地理学的研究必须结合实际,进行考察和探索大自然的规律。他们以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的精力这样去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而为地理学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局面。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开始了明朝的统治。
朱元璋根据国内的形势,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政策。
在农业方面,主要是奖励垦荒,兴修水利,注意栽桑,种植棉麻,减轻田赋和过于沉重的徭役。
在工商业方面,改变元朝手工业奴隶的成份,减轻商税,规定“三十税一”。
因此,明代前期,在农业、手工业和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方面,都得到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当时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已有3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
15世纪,我国的舫海探险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遗憾的是,由于经济和政治上的原因,这种发展势头很快就停滞了下来。
而西欧却在15世纪和16世纪初“真正发现了地球”,大大推动了测量和制图学的发展。新的世界地图的出现,是世界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明代中叶,我国逐渐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多多少少促进了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此后一段时间,这种发展逐渐缓慢了下来。
与此同时,欧洲的殖民主义势力正急于伸向世界各地。由于政治加宗教的需要,耶稣教士从西欧被派来中国。他们以科学知识作为手段,进行传教和了解情况等活动,可以说,这时东西方地理知识的交流是在一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明朝的初期,由于对农业的高度重视,从而引发了对水利设施的高度重视,使得明朝时候的水文地理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白英治理大运河山东段,就是一个明证。
话说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2月,正是寒冬季节。但见华北平原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鲁中丘陵一带北风呼啸,呵气成冰。
就在这冰天雪地的大冷天,来自山东、河北的成千上万军工、民工集结在被黄河淤废了的大运河济宁至临清河段,顶风冒雪,披星戴月,挥锹开河,干得热火朝天。
这一工程是由明成祖朱棣亲自下达的指令。
朱棣把都城迁到北京去以后,朝廷机构变得更加臃肿庞大,京都人口也与日俱增,加上北方兵事不断,急需要从南方长途调运大批粮食,人怎能没有饭吃呢?
在元代的时候,南粮北调一直都是以海运为主,有时也用河运。
到了明代永乐年间,倭寇常常在两广、江浙沿海地区骚扰,海运不但要冒惊涛骇浪的风险,还要设法避免倭定海盗的劫掠,所以海运事业日渐衰落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运河的作用就日益显示出来。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53/598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53/5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