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佛国-九华山(2)
现在的化城寺为清代建筑,只有藏经楼是明代之物。寺为四进大殿,重迭式青瓦硬山顶的四合院轴线对称布局,依地势逐级升高,庄严朴古,气宇轩昂。寺内藏有明万历皇帝的圣谕手迹,及清康熙、乾隆皇帝赐予的匾额大字原体手迹,还收藏有梵文贝叶经和无瑕和尚刺血写成的《华严经》等珍品。祇园寺红墙金瓦,与其他寺庙均为民房式朴素的式样截然不同,规模为众寺之冠。大雄宝殿金碧辉煌,寺前铺有石雕莲花和金钱图案的石板走道。寺宇为三进大殿,恢宏雄伟,是九华山唯一的宫殿式建筑。寺内有八口大锅,称千僧灶,最大一口直径约1 丈左右,可煮二、三百斤米饭,足见当时僧侣之多。
百岁宫又称“万年禅寺”和“护国万年寺”,它位于摩空岭上,最早名为“摘星庵”,是九华山四大禅林之一。此寺最卓有名望的,就是那尊无瑕禅师的肉身座像。
无瑕禅师是明朝万历年间人士,他从五台山来到这里,在摩空岭上结茅而居,以果为食,用舌血和金粉,抄写“血经”81 卷,花去整整28 年时间,活到126 岁时拈偈而逝,被人称为“百岁公”。逝后弟子们遵他遗命,将遗蜕用缸封存。三年后启缸,只见无瑕面色栩栩如生,肉身不坏,于是装金供养。明朝崇祯皇帝敕封他为“应身菩萨”,并亲笔御题“护国万年寺”匾额,茅庐也由此扩建,并易名为“百岁宫”。中华民国时,大总统黎元洪又亲题匾额“护国万年禅寺”。至今,无瑕真身和“血经”仍保存完好,成为九华山上重要佛教文物。在百岁宫内的肉身殿内,可以看到保存了350 年之久的木乃伊——无暇和尚的金身,头戴僧帽,身披袈裟,端坐在莲台上,安享“人世烟火”,成为到九华的游人所必欲目睹的一大奇观。
月身宝殿又叫“金地藏塔”,因金乔觉逝后,他的肉身就安葬在这里,所以也叫“肉身塔”或“肉身宝殿”。古时月、肉二字相通,故称为月身宝殿。
月身宝殿依山而建,气势宏伟非凡。殿前有陡立石阶八十一级,高耸庄严,象征着九九之数。九九是金地藏寿数,又是九华山峰数。中国古时以九为至尊,而九九相重,则至尊无比。石阶上有铁索栏杆,供人攀扶。殿刹呈方形,高十数丈,顶覆铁瓦,环以回廊,石柱待卫,红墙耀眼,重檐斗拱,画栋雕梁。殿前悬挂“东南第一山”的匾额。矗立在大殿中央的是一座七层八面的朱漆木塔,高约17 米,每层有佛龛八座,全塔内外共有地藏金身塑像100 多尊。两旁配有地府十王立像,即10 个主管地狱的阎罗王。此殿为安葬金乔觉肉身所建。殿内地面、塔基、神台等均以汉白玉铺设,整幢大殿光艳夺目,富丽堂皇。殿后,有半月形瑶台,台上列铁鼎,整日香火不断,被称为“布金胜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28/495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28/4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