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颐和园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兴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建,前后历时10年,并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到“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3年再次修复。颐和园占地面积约2.9平方千米,园内有各类建筑3000多间,几乎囊括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各种形式,布局合理,气势宏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也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主要由宫廷区、万寿山和昆明湖构成,其中3/4是水面。由于这里既有山又有水,所以颐和园又被称为“山水园”。园内各式宫殿、楼阁、寺院以及小型园林,与湖光山色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园内一景一物的设置都很有讲究。
宫廷区主要包括仁寿殿、德和园、乐寿堂和谐趣园。 仁寿殿是皇帝召见群臣的正殿。
仁寿殿的前面,陈列着铜铸的龙、凤、麒麟;殿内的九龙宝座、御案,都是用名贵的沉香木和紫檀木雕刻而成的。这里还陈列着大量文物,如用象牙、珊瑚、翡翠水晶制成的盆景、高4.5米的紫檀大镜子等。
德和园是当年慈禧看戏的戏楼,园中的大戏台是清代三大戏台中最大的一座,建于光绪年间,花费了70多万两银子。戏台高21米,上下3层,各层之间相通,可以用来表演升天、入地等情节。
乐寿堂在德和园的丁面,是慈禧的寝宫。堂前有一座石造雕栏码头,慈禧可以从紫禁城坐船直接来这里。乐寿堂的庭院里种着玉兰、海棠,寓意“玉堂富贵”;堂前排列着铜鹿、铜鹤,寓意“六合太平”,堂内悬挂的五彩玻璃吊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电灯。
谐趣园仿照无锡惠山的寄畅园建成,面积约0.01平方千米。谐趣园中央是莲池,四周环绕着亭台楼阁。当年慈禧常来这里钓鱼赏花。
万寿山原名“金山”,又叫“瓮山”。1750年,乾隆为了庆贺自己生母的六十大寿,把这座山命名为“万寿山”。万寿山的前山楼阁密集,最著名的是处在中轴线上的排云殿和佛香阁。
上一篇:武陵源
下一篇: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kepu/yichan/2361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kepu/yichan/23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