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中国地名由来-西北地区(2)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2-07-14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旬阳县:位于东经109。3°,北纬32.8°,在陕西省东南部。秦置洵阳县。因在洵水之阳,故名。1964年改为旬阳。

紫阳县:位于东经108.5°,北纬32.5°,在陕西宵南部,南邻四川省。明设县。据《陕西通志》:“县南紫阳滩旁有三洞,乃紫阳真人(张平叔)所居,称为紫阳洞。县名本此。”

平利县:位于东经109.3°,北纬32.3°,在陕西省东南部。唐武德元年(618年)设平利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刘昫云,县本治于平利川,唐因以名县。”

石泉县:位于东经108.2°,北纬33.0°,在陕西省南部,汉江沿岸。西魏置石泉县。据《太平寰宇记》:“以县北石泉为名”。另《读史方舆经要》:“石泉在县治南。”

镇坪县:位于东经109.5°,北纬31.8°,在陕西省南部,大巴山北麓。1920年由平利县析置镇平县。因镇为名。

白河县:位于东经110.0°,北纬32.8°,在陕西省东南部。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置白河县。以白石河为名。

汉阴县:位于东经108.5°,北纬32.8°,在陕西省南部。唐置汉阴县。因县治在汉江之南,故名。

宁陕县:位于东经108.3°,北纬33.3°,在陕西省南部,秦岭南坡。清设宁陕厅。1913年设宁陕县。寓陕西安宁之意。

白银市:位于东经104.2°,北纬36.5°,在甘肃省东部,黄河北岸。1985年以兰州市的白银区和皋兰、靖远两县部分地区设立白银市,原为白银厂,曾以产白银得名。

靖远县:位于东经104.6°,北纬36.5°,在甘肃省东部,东北邻黄河。明置靖虏卫,清改靖远县。靖远取“边远之地已安定下来”之意故名。

景泰县:位于东经104.0°,北纬37.1°,在甘肃省中部偏北,黄河北岸。1913年置红水县,1933年改今名,寓意吉祥。

会宁县:位于东经105.0°,北纬35.6°,在甘肃省东部,祖历河上游。金置西宁县,明改为会宁县。据《甘肃新通志》,北周置会州,因北周太祖曾于此地胜利会师而得名。

宝鸡市位于东经107.1°,北纬34。3°,在陕西省渭河平原西端。唐置宝鸡县。据《元和郡县志》:“以昔有陈宝鸡鸣之瑞,故名之。”据《读史方舆纪要》:陈仓山在“县东南四十里,一名鸡峰山,山上石类山鸡”。1949年设市。

岐山县:位于东经107.6°,北纬34.4°,在陕西省关中西部,渭河中游。隋置岐山县。据《寰宇通志》:岐山县“因山名”。并说:“岐山在岐山县东北十里,山有两岐,故名”。

凤翔县:位于东经107.3°,北纬34.5°,在陕西省关中盆地。唐设凤翔县。据《陕西通志》:“《雍胜略》云,至德初置凤翔府,取凤鸣岐山之义”。

扶风县:位于东经107.8°,北纬34.3°,在陕西省中西部。唐贞观八年(634年)置扶风县。据《元和郡县志》:“扶风所以扶助京师行风化也。”

千阳县:位于东经107.1°,北纬34.6°,在陕西省关中西部,千河上游。北周天和五年(570年)置□阳县。据《太平寰宇记》:“以在□山之阳为名。”1964年简化为千阳县。

眉县:位于东经107.7°,北纬34.2°,在陕西省西部。秦置郡县,因古郧邑为名。1964年简化为眉县。

太白县:位于东经107.3°,北纬34.0°,在陕西省西南。1961年设县,以太白山为名。

陇县:位于东经106.8°,北纬34.9°,在陕西省渭河支流千河上游。西魏置陇州。因陇山而得名。1913年改县。

麟游县:位于东经107.8°,北纬34.6°,在陕西省渭河支流漆水河上游。隋置麟游县。据《元和郡县志》:“本杜阳县地,隋于此置西麟州,营仁寿宫。义宁元年,唐高祖辅政、废宫。是年获白麟于宫,因置县。”麟游县名以此。

凤县:位于东经106.5°,北纬33。 9°,在陕西省中部,嘉陵江上游。西魏置风州。据《元和郡县志》:凤州“因州境有□鷟山为名。”明改凤县。

博乐市:位于东经82.0°,北纬44.9°,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艾比湖西。1920年置县,1985年改市。县名源于博尔塔拉河名。博尔塔拉,为蒙古语,意为“灰白色的草原”。

精河县:位于东经82.9°,北纬44。 6°,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天山北麓。光绪十四年(1888年)置精河直隶厅,1913年置县。县因精河得名。精,据《西域同文志》,系“准语”,“蒸甑”之意。

温泉县:位于东经81.1°,北纬44.9°,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伊宁市西北。1934年置温泉县。温泉,系蒙古语“阿日相”的意译,因县多温泉,故名。

昌吉市:位于东经87.3°,北纬44。 0°,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北部。乾隆三十八年置昌吉县,1983年改市。昌吉,据《西域水道记》系准噶尔蒙古语“场圃”之意。

阜康市:位于东经87.9°,北纬44.1°,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天山北麓。清乾隆四十一年置县。取物阜民康之意。1992年设市。

米泉市:

位于东经87.7°,北纬43.9°,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北部,乌鲁木齐市北。1928年设乾德县,1953年改米泉县。因此地多泉,又盛产水稻,故名。1996年设市。

奇台县:

位于东经89.5°,北纬44.6°,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乌鲁木齐市东。清乾隆四十一年置县。据传,建县时,四十里内凿井无水,故名奇台。

玛纳斯县:

位于东经86。 2°,北纬44.3°,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北部,准噶尔盆地南部。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置县。玛纳斯县,因玛纳斯河而得名。据《西域水道记》,系蒙古语“巡逻者”之意。

吉木萨尔县:

位于东经89.1°,北纬44.0°,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清乾隆四十一年(1778年)置济木萨县丞,1953年改今名。“吉木”系唐代在此所设“金满”县的译音,“萨尔”为突厥语“城”之意。

  本文标题:中国地名由来-西北地区(2)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kepu/renwen/868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kepu/renwen/8687.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