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了,请注意休息。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中国地名由来-西北地区(12)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2-07-14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曲麻莱县:

在青海省南部,黄河发源地。1953年设曲麻莱县。因境内有“曲麻河”、“莱央大滩”而得名。

泽库县k:

位于东经101.4°,北纬35.0°,在青海省东部,西宁市南面,东邻甘肃省。1954年以同仁县部分地区析置泽库县,以境内泽曲河藏语译音而得名。

同仁县:

位于东经102.0°,北纬35.5°,在青海省东部,黄河南岸。1931年以循化县属之保安堡一带设同仁县,因部族繁杂,取其同仁为名。

尖扎县:

位于东经102.0°,北纬35.9°,在青海省东北部,西宁市东南地,黄河南岸。1953年设尖扎县,以藏族部落为名。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位于东经101.6°,北纬34.7°,在青海省东部,西宁市南面,与甘肃省为邻。1954年成立河南蒙古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今名,因黄河自南向西,经县北部流经,故名。

张掖市:

位于东经100.4°,北纬38.9°,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汉置张掖郡。据《汉书·地理志》,张掖郡地处张国臂掖,故云张掖。隋置张掖县。1958年改为张掖市,1961年复改县,1985年改为市。

民乐县:

位于东经100.8°,北纬38.4°,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邻接青海省。1913年由张掖县析置东乐县,因在古乐州之东得名。1989年改民乐县。取民众安乐之义。

山丹县:

位于东经101.1°,北纬38.8°,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黑河支流山丹河中游。焉支山,一名删丹山,亦曰删丹岭,汉因置山丹县。后删丹讹为山丹,有山丹河,出县南祁连山麓,即《禹贡》中的弱水。北魏改为山丹县。

临泽县:

位于东经100.1°,北纬39.1°,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黑河中游绿洲区,南邻青海省。汉置昭武县。晋避景帝讳改为临泽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古张掖河,流经峡口,入居延海,居延海亦谓之居延泽,因以临居延泽为名。

高台县:

位于东经99.8°,北纬39.3°,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下游。明景泰七年以甘州卫之高台站,置高台守御千户所。清雍正三年置县。据《读史方舆纪要》:“高台者以其地稍高,控扼戎番之要冲也。《一统志》,因西有台子寺为名。高台在千户所二十里,有古台基,后人建寺其上。”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位于东经99.6°,北纬38.8°,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南部。1954年由酒泉、高台、张掖等县析置肃南裕固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今县。县因方位在肃州南部,故名。

  本文标题:中国地名由来-西北地区(12)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kepu/renwen/868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kepu/renwen/8687.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
二维码